六月的蝉鸣穿透荔枝林,中电爱华电子车间主任王振华踮脚摘下串红果,指甲缝里已染上淡紫汁液。在他身旁,虎门镇农林局技术员正托着裂壳的糯米糍示范:"看这晶莹果肉,得连蒂轻旋。"6月29日的新合城果园里,百名政企人员穿行于百年老树间,竹筐碰撞声与果农算账声交织成特别的丰收奏鸣。当满载鲜果的电动三轮驶向冷链车,枝头漏下的光斑在筐沿跳跃,映得"莞荔兴农"四个字愈发明亮。
果园入口的验货台前,果农陈伯的皱脸笑成核桃纹。镇总工会干部将刚过秤的桂味装箱,箱内冰袋覆着印有"政企助农"的油纸。"今日采的顶枝果,糖度超21度!"他削开颗荔枝递向采购商,蜜汁滴在采购单的数字上——那里记录着中电爱华电子提前订购的三千斤员工福利果,以及现场新增的千余斤认购量。
北栅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响个不停,屏幕显示着微信群里的"接龙认购"。某部门科长指着运输车解释:"冷链车直接进冷库,明天就能配送到员工家里。"树荫下的财务人员现场支起POS机,果农手机接连响起收款提示音。
胡冰的工装口袋鼓囊囊的,这位党支部书记边走边捡拾落地果。"裂果制荔枝干,次果酿酒,不能糟蹋。"她叮嘱身后抱着纸箱的团委志愿者。不远处的安全警示牌旁,三名青年员工正给采摘梯加固防滑垫——方才果园主老叶的叮嘱言犹在耳:"树冠层果枝脆,得系安全带!"
这场看似简单的采摘暗藏精密协作。镇农林水务局的配送调度表显示,七台冷链车按部门划分装载区域;企业工会的福利清单上,荔枝与防暑包组成"爱心组合";社区电商平台同步开通助农专栏,页面访问量两小时破千。
当夕阳给荔枝林镀上金边,最后一筐鲜果完成称重装车。财务桌旁的验钞机仍在嗡鸣,果农数着现钞的手微微发颤:"往年价贱伤农,今年保底收购..."胡冰的手机镜头里,满载鲜果的车队正驶向灯火初上的工业区,后视镜映出果农挥舞的草帽。
冷库门前,中电爱华电子的青年员工将荔枝分装进蓝色福利箱。箱内冰袋的白雾升腾中,鲜红果皮凝结出细密水珠,恰似果农额间滚落的汗滴。而在三十公里外的虎门港码头,印着"莞荔"字样的集装箱正被吊装上班轮——这批由政企合力托举的岭南佳果,即将开启跨海助农的新航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