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镇街直通车·科长走基层"环评审批专题培训会,全市各镇街(园区)生态环境部门近百名业务骨干参训。此次培训聚焦环评审批改革创新,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互动答疑,推动助企惠企政策精准落地。
"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科负责人介绍,培训内容涵盖"两证合一"改革、重大项目环评跟踪服务、"共性工厂"政策等核心领域,旨在帮助基层工作人员快速掌握政策要点,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审批创新激活市场活力
培训会重点解析了多项首创性政策工具:
"两证合一"改革: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审批合并办理,企业申报材料减少40%,审批时限压缩50%
"多证合一"试点:在家具制造等行业推行环评与环保验收同步审批
"共性工厂"政策:鼓励电镀、印染等污染工序集中处理,单个企业治污成本降低35%
零散工业废水政策:对涉水企业提供"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服务,破解中小企业治污难题
"这些政策组合拳让企业获得感十足。"某电子企业负责人在会后表示,通过"两证合一"政策,其新项目建设周期缩短了30%。
靶向施策防范环境风险
针对近期环境准入政策调整,培训会建立"行业准入指引库",梳理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20个重点行业的环境管控清单。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指导基层审批人员精准识别环境敏感点:
在松山湖科学城,通过"三线一单"智能研判系统,否决了3个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项目
在长安镇,创新实施"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告知承诺制",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审批效率提升60%
"源头防控比末端治理更重要。"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处长强调,培训特别设置"情景模拟演练"环节,提升基层人员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违法行为的识别能力。
服务升级护航绿色发展
培训会同步启动"政策服务直通车"专项行动:
组建13支环评审批党员先锋队,实行重点项目"一对一"挂钩服务
开发"环评智能导办"小程序,提供审批流程、材料清单、政策解读等在线服务
建立"基层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镇街(园区)提出的疑难问题48小时内反馈解决方案
"这次培训既解渴又实用。"虎门镇环保分局局长表示,将立即组织辖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会,确保惠企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从政策解读到实战演练,从案例剖析到情景模拟,这场环评审批专题培训会,正是东莞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当审批效率遇上绿水青山,当政策红利遇上产业升级,这座制造业名城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