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校区晨曦微露时,计算机学院院长陈智勇已调试好全息投影仪——悬浮的代码流将化作校门导览图。6月29日,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与南城双校区首次同步开放,5000余名考生家庭涌入校园。在华为现代产业学院的5G实验室里,00后考生张明宇佩戴AR眼镜操作工业机器人,实时数据同步到百米外的招生咨询台:"这种实训条件让我瞬间锁定志愿!"
院长说专业破解选择焦虑
南城校区报告厅内,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举起巴掌大的电机控制器:"这是我们学生为特斯拉研发的替代件,成本降低37%。"台下家长纷纷举起手机拍摄产品编码。今年新增的"院长直通车"服务让选择具象化:管理学院现场演示智慧物流沙盘,财经学院用区块链账本解析跨境结算案例。招生办主任陈婷的报考指南更成抢手货——她根据去年8.2万份录取数据提炼的"冲稳保"策略,被家长争相传阅。"孩子532分报软件工程稳不稳?"面对追问,她调出IEET认证专业的就业图谱:"这专业毕业生起薪中位数6580元。"
校企实验室变招生王牌
松山湖校区工程训练中心,三台高空清洁仿生机器人正在模拟幕墙作业。研发团队学生拆开磁吸附底盘解释:"德国专利壁垒被我们攻破了,现在月订单超200台。"此类产教融合成果构成独特吸引力:与腾讯共建的数字媒体工坊里,考生可试玩学生开发的国风手游;96个创新班的签约企业名单贴满展墙,某智能制造班学员现场展示东莞某科技公司的录用函:"大三就被预定,年薪比本科线高20%。"招生数据显示,校企共建专业咨询量占总量七成。
双轨导览重塑校园认知
"原来宿舍有烘干机!"跟随学生主播的云探校镜头,贵州考生李悦在弹幕惊呼。线下导览则暗藏心机:南城校区食堂特设考生专窗,菠萝咕咾肉与葡挞都是在校生票选的人气餐;松山湖宿舍楼的智能水电系统屏显"月均花费不超百元"。在文创礼包兑换处,嵌入芯片的校徽可刷开图书馆闸机,寓意"今日访客明日主人"。当夕阳染红双校区建筑群,招生办灯火通明——当日接待量创历史峰值,报考系统中已有2379名考生标记"第一志愿"。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