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林市帕立丁村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丹增卓玛指尖旋转的黏土上。7月28日上午,这位藏族少女正教东莞中学生陈明捏制酥油花,陶泥在他掌心裂开三次后终于成型。"弓弦要贴紧颧骨!"旁边的工布响箭传承人突然出声,惊得虎门少年刘洋手一抖——竹箭擦着靶心飞过,却激起满场欢笑。百余名粤藏青少年在此开展"红心筑梦·山海同心"结对活动,协作完成的十米民族团结卷轴上,正浮现布达拉宫与港珠澳大桥的彩绘轮廓。
三日前的林芝剧院舞台,东莞女孩周婷的水袖舞引发如潮掌声。藏袍少年次仁随即跃上舞台,牛皮靴踏出工布舞蹈的铿锵节奏。当《天路》合唱声响彻全场,松山湖带队教师发现,台下有孩子悄悄抹泪——这场交替上演的粤藏文艺汇演,已成为打破语言壁垒的密钥。
在海拔3100米的琼林村红色小牧屋,戍边战士格桑的旧马鞭让少年们屏息。东莞实验中学的王梓涵摸着鞭身裂缝:"您巡边二十载走坏多少双靴子?"格桑笑着展开地图,藏青色的边境线蜿蜒如血脉。次日踏上巡边路时,粤藏少年们轮流扛起褪色的国旗,碎石坡上拉拽同伴的手掌,磨出细密血痕。
交流更深处藏着发展密码。巴宜区青年座谈会现场,珠海创业者李明分享电商经验时,藏族青年措姆突然举手:"松茸直播能用无人机拍雪山背景吗?"这场30余人的对话促成七组创业帮扶对子。林芝团委书记指着嘎拉村"团结颂"展馆的电子屏:"九月将开通粤藏青年线上协作平台。"
临别时,米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里,次仁将哈达系上东莞少年脖颈:"寒假来学晒青稞!"馆外格桑花开得正盛,三十份结对证书在高原风中猎猎作响——这些跨越三千公里的纽带,正在雪域深扎根系。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