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素人作家鲁院淬火 中国作协首创研修班育新苗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8-04 10:41:32
 
  7月14日北京鲁迅文学院,36名东莞学员向鲁迅铜像鞠躬时,车间机油味尚未从工装裤上散尽。这支涵盖产业工人、家庭主妇、企业高管的特殊队伍,正在中国作协史上首个素人作家研修班开启14天淬炼。开学典礼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指向东莞学员席:“从清溪村民到西海固作家,再到今日东莞素人群体——人民始终是时代的‘剧作者’!”课程表显示,四大模块中《人民文学》编辑部参访被标红,学员沈汉炎抚摸编辑部樟木书架时感叹:“百年文学史在掌中震颤。”
 
​  生命经验熔铸创作觉醒​
 
  散文课上,作家周晓枫“可以虚无,不可麻木”的箴言让邝美艳泪洒笔记本。这位搁笔十年的主妇在分组讨论时重拾创作计划:“我要把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写成生存史诗。”结业典礼上,“90后”工人作家马益林举起改稿笔记:“以前困在自我迷宫里,现在学会抓取时代脉搏。”更富冲击力的是企业高管周志文的转型——他展示的《扯皮的人》手稿被《花城》留用,牛皮贸易故事折射大国工业变迁。“文字不必华丽,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他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
 
​  政策引擎驱动文学生态​
 
  7月25日结业式上,东莞市文联主席张彤飚接过《文艺报》总编刘颋的版面承诺书:“我们将开设专栏刊登东莞素人作品。”这份沉甸甸的结业证书背后,是东莞新大众文艺的精密布局:鲁迅文学院定制课程解码素人创作瓶颈,市委宣传部配套“全链条培育”计划。当学员熊锋在鲁迅像前宣誓“以大师为灯塔”时,东莞正将四十七年打工文学积淀升维——从郑小琼到王十月,从流水线到文学殿堂,这座千万人口城市用政策土壤滋养出非虚构写作的参天森林。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