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内童声鼎沸,2025年"小小讲解员"非遗体验营在营员分享会中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五天的文化之旅自7月14日启动,经严格选拔的40名青少年深入三大非遗腹地,以沉浸式学习触摸城市文脉。自2016年起,市文化馆与非遗保护中心持续九年打造该项纯公益项目,通过"讲解培训+实地探访"模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营员们先后走进石排明德醒狮传承基地,在铿锵锣鼓中体验狮头扎作的神韵;探访沙田疍家文化艺术中心,手指穿梭于莞草经纬间编织传统纹样;深入大岭山莞香非遗保护园,辨识沉香树结香奥秘。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醒狮步法、咸水歌唱腔与香材甄选技艺,少年们通过采访笔录、动手实践,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立体认知。"原来舞狮眨眼抖耳需三人配合""莞草浸染后韧性倍增"——实践笔记记录着文化觉醒的瞬间。
"语言能力突飞猛进,更懂得守护非遗的使命""在香道课堂闻见穿越千年的岭南气息"——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攥着亲手制作的莞草书签与醒狮彩绘,用稚嫩宣言许下传承承诺。展厅内交织着展示手工成果的兴奋与离别的不舍,手绘非遗地图上密布着五天探访的足迹。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少年从文化接收者蜕变为传播者,其童真视角将为非遗展厅注入全新活力。
市非遗保护中心表示,"小小讲解员"项目将持续深化培育链条。新晋营员将参与暑期非遗展厅志愿讲解,用童声诠释莞草编织的匠心、醒狮舞动的豪情。通过年度进阶培训,这些文化火种将在校园开启"非遗第二课堂",让千年技艺在青春脉动中生生不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