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关西新围的鹅卵石天井下,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马振华指尖划过客家土墙的夯土层纹路:"这些围屋屹立三百年,恰似优质内容永存的隐喻。"6月9日,全国百余名媒体掌门人聚首世界围屋之都,在明清建筑群中探讨现代传播变革——当大屏亮起龙南市融媒体中心蝉联江西县级融媒榜首的奖状时,窗外无人机正航拍围屋全景直播,传统建筑与数字技术在此刻完成时空对话。
在议事厅青砖廊柱间,"县级融媒如何破局"的辩论如火如荼。人民日报资深编辑敲击激光笔,幕布闪现"乡村主播训练营"数据:龙南农民通过融媒体平台带货稀土深加工品,单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万。对面年轻主编立即反驳:"流量不是王道!"她展示当地"围屋云课堂"的实践——将客家山歌植入VR场景,文化传播留存率提升70%。这场交锋被实时转写成数字会议纪要,云端文档里"内容价值与流量算法"的议题已收获132条批注。
稀土矿坑改造的采风基地里,媒体人亲历着龙南蝶变。新华社记者蹲在智能温控大棚中,手机镜头对准附着传感器的稀土营养液滴管:"这种物联网农业报道,需要记者兼具科技素养。"他的短视频刚发出便获十万点击,后台定位显示传播半径覆盖七个稀土产业国。傍晚的围屋灯光秀现场,三十台手机同步开启慢直播,龙南融媒体中心主任指着实时数据看板:"此刻全球三万观众在线,比我们报纸百年发行总量还多。"
闭门会议持续至深夜。烛光摇曳的茶寮内,省级党报总编将策划案投影在宣纸屏风:计划用区块链技术为围屋建筑群创建数字藏品。方案书扉页印着本次研讨会的核心收获——当客家围屋的瓦当纹样化作新媒体图标,才是真正实现了"守正创新"。月光漫过祠堂飞檐时,媒体人的设备屏光与星斗辉映,照亮了走出围屋的青石板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