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访客。东莞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代表与青少年学生共同参加2025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现场推进会,正式开启"重走东纵路"主题实践活动。副市长黎军在现场为研学队伍授旗,标志着东莞年度红色教育八大主题活动全面启动。
作为东江纵队重要革命根据地,东莞依托全市30处红色教育基地,创新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体系。今年重点推出的"书记思政课擂台赛""红色研学必修课"等十大项目,将覆盖全市百万师生。在活动现场,大岭山镇中心小学师生通过情景剧《东江星火》再现抗战岁月,让历史教材"活"了起来。
"要让革命文物成为行走的思政课。"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全市已建立红色场馆常态化研学机制,学生每年至少完成8课时现场教学。结合AI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东纵记忆"数字展馆,使红色文化突破时空限制,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云参观。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将科学教育创新融入红色基因传承,在虎门海战博物馆等场所开设跨学科实践课程。近期公布的红色研学线路中,包含10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20个镇街特色教学点,形成"半小时红色教育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中小学组织红色实践活动达2300余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5%。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