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东南临深片区发展版图上,塘厦镇大坪社区正以系统性改革重塑城乡肌理。随着"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这个占地13.18公顷的改造核心区通过四大攻坚行动,正书写着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社区样本。
交通动脉的焕新工程率先破局。全长1.2公里的林坪路改造已进入绿化景观施工阶段,这条承载工业运输与居民通勤的双向四车道,将通过智能排水系统与LED智慧路灯实现功能性跃升。毗邻科苑城产业园的四黎中路建设指挥部内,工程进度表显示:地下管网预埋完成80%,预计9月实现双向通车。去年完成的兴业街等3条道路升级,使社区路网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28%。
旧村活化战役同步打响。大坪文化广场西侧工地围挡内,全站仪正在定位全龄化活动中心地基。规划显示,占地8500㎡的改造一期工程将保留7处碉楼遗址,植入社区图书馆、潮玩市集等复合业态。危房整治专班已排查137栋建筑,完成管线入地改造4.3公里。值得关注的是,两棵百年古榕作为"乡愁地标"被纳入整体设计方案,其周边将打造岭南建筑风貌展示带。
民生配套的提质速度折射治理智慧。社区民生办主任透露,新建的七人制足球场采用国际足联认证人造草皮,夜间照明系统可满足职业训练需求。毗邻的篮球馆规划500座观众席,预计10月投入运营后将承接市级赛事。商业配套方面,12家品牌餐饮已完成选址,涵盖24小时便利店、社区食堂等8种业态。
数据监测印证着蝶变效应:改造区域租金溢价达25%,企业人才公寓入住率提升至92%。"环境升级带来发展质变。"社区党委书记表示,当前正与3家智能制造企业洽谈人才驿站合作,未来将形成"15分钟品质生活圈+30分钟产业协作圈"的双圈联动格局。
从道路黑化到建筑活化,从危房整治到文脉传承,大坪社区的改造逻辑彰显着新型城镇化的东莞智慧。随着9月首批工程交付,这个传统工业社区正在完成向"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的关键跨越。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