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定
2023年3月17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揭晓,东莞樟木头镇刘屋村麒麟舞第四代传人刘伟团凭借精湛技艺与卓越贡献成功入选。这位扎根岭南民俗文化58年的非遗匠人,以"棍庄技法宗师"和"活态传承实践者"的双重身份,为中国民间艺术传承注入新动能。
技艺体系构建
作为深谙麒麟舞技法体系与锣鼓乐理精髓的全能型传承人,刘伟团自1988年担任刘屋村麒麟队副队长起,便构建起完整的教学传承框架。其独创的"三位一体"传承模式——定点教学、赛事锤炼、创新研发,已培养四代传承梯队逾千人。镇文化站数据显示,由其主导的青少年公益培训班累计开课1600余场,使刘氏祠堂成为珠三角最具活力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艺术革新突破
面对传统民俗现代化转型命题,刘伟团主导的技法革新引发业界瞩目。通过解构百年传统程式,其研发的"多头麒麟"群舞体系将单兵表演升级为叙事性舞台剧,融入洪拳武术精髓与现代音乐编曲,创造性地实现"非遗基因"与当代审美嫁接。据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认证,该团队近五年斩获省级以上金奖11项,其中《麒麟呈祥》剧目更开创非遗项目登陆大湾区艺术节先河。
传承人宣言
"每代匠人都要做时代的转译者。"刘伟团在授牌仪式上强调,将通过数字化建档、跨界联创等方式构建新型传承生态。目前其团队已启动4K全景式技艺记录工程,并与广州美术学院达成非遗IP开发战略合作,计划三年内建成大湾区首个麒麟舞研学综合体。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