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琨能杯"东莞市第二届青年文学奖在激烈角逐中尘埃落定。马益林(北缺)的《十八岁的列车》、孔鑫雨《墨尘》、许泽平《回忆》三部作品,从30余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正式出版的参赛作品中突围,斩获本年度文学桂冠。
评委会由杨克、谢有顺等五位文坛重量级人物领衔,采用全领域评审机制,打破文学体裁界限。在东莞日报社社长张树坚主持的终评会上,9部入围作品历经三轮票决,最终三部兼具文学深度与时代洞察力的创作脱颖而出。组委会特别强调,本届获奖者平均年龄仅32岁,基层创作者占比达67%,印证了奖项"不拘一格育新苗"的核心理念。
本届赛事由东莞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联合民建市委会文化委员会发起,琨能光电科技投入专项基金支持,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赋能+行业联动"的创新运作模式。评选标准严苛要求参评者需具备两年以上东莞生活工作经历,45岁以下青年作家群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活力,题材突破传统"打工文学"框架,涵盖都市情感、历史叙事等多维度表达。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在终评现场指出:"东莞文学已形成多元共生的创作生态,新生代作家正以更开阔的视野重构岭南文学版图。"数据显示,近五年东莞青年作家在核心期刊发表量增长142%,省级以上文学奖项获奖人次连续三年领跑珠三角地级市。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文学竞技,不仅检验了本土创作实力,更通过光明传媒等机构的全媒体传播,使获奖作品阅读量突破百万次。评委会执行主席王志贤透露,第三届赛事将设立创作扶持基金,重点孵化具有影视改编潜力的优质IP,推动文学价值向文化产业转化。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