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东莞市规划展览馆内,69组集装箱创意设计方案接受严苛评审。这场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导的"百千万·NEWBOX"设计大赛,以真题竞赛模式直击基层治理痛点,在虎门、樟木头等六镇街的实战场景中检验设计方案的民生转化力。
赛事创新采用"镇村出题、专业作答"机制,要求参赛团队深度融入鸦片战争博物馆配套、"中国作家第一村"等特色场景。在虎门南面社区,12组作品将古炮台元素解构为模块化展陈空间;官仓社区方案则创造性运用客家围屋符号,实现文化记忆与现代功能的嫁接。评审组发现,76%的作品已建立完整成本核算体系,其中23组方案具备三个月内落地实施条件。
"此次评审是刀刃向内的改革实验。"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政策研究组组长蔡静珊指出,大赛构建四维评估体系,镇村代表手握40%评分权重,从社区治理实效倒逼设计优化。虎门镇南面社区党委委员陈达平现场算起经济账:"优胜方案落地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可突破120万人次,夜间消费时段将延长3小时。"值得关注的是,参赛作品中9.6%出自高校团队,东莞理工学院团队提出的"集装箱驿站+光伏储能"方案,实现单位面积运维成本下降27%。赛事同步开启的公众票选通道,48小时内收获超12万市民投票,樟木头镇某作品因植入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斩获35%的民意支持率。
据主办方透露,前六名优胜方案将获政府专项孵化基金,首批实施项目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投入建设。这场设计界的"压力测试",正推动东莞城市更新从图纸博弈转向民生实效的深层变革。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