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科技创新之旅:智造蝶变中的城市新貌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11-11 10:51:15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竞技热潮,作为承担男子成年组篮球、举重等多项核心赛事的承办城市,东莞不仅在体育赛场上展现活力,更借此契机向全国媒体打开一扇观察城市深层变革的窗口。11月10日,一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组成采风团,先后深入微石科技、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基地、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等代表性点位,实地探访这座曾以“世界工厂”闻名的城市如何在新时代浪潮中完成科技转型与产业跃迁。
 
  此次行程并非简单的参观,而是一次对东莞创新基因的系统性解读,从微观产品到宏观布局,从制造细节到战略视野,全方位呈现其“科技+产业+文化”融合发展的立体图景。
  采风首站落在微石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早已脱离传统代工模式,转型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金属DIY潮玩领军者。其旗下“Piececool拼酷”“Metomics”等品牌在国内文创市场颇具影响力,主打的3D金属拼图、金属积木等产品,将现代精密冲压技术与中国传统工艺巧妙结合,赋予工业制品以文化温度。展厅内,《十里红妆》系列非遗主题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该系列曾荣获中宣部“优秀外宣品”称号,以金属材质重构传统婚俗意象,既保留东方美学神韵,又体现现代制造精度,成为“东莞智造”走向文化的象征之一。媒体记者现场观摩了从图纸设计到激光切割、精密折弯的全流程生产环节,对“小零件大技术”的产业逻辑有了具象认知。
 
  随后,采风团抵达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产业基地。上午10时许,基地内科研氛围浓厚,实验室内机器人正在进行动态测试,孵化空间中创业团队热烈讨论技术路径。该基地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等人于2014年发起创立,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长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超过70家硬科技创业团队,其中云鲸智能、逸动科技等企业已成长为行业标杆。基地采用“导师+基金+孵化”一体化模式,聚焦机器人、智能硬件、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形成从技术验证到产品落地的完整链条。记者们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这里不仅是技术的试验田,更是创新生态的构建者,东莞政府在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坚实后盾。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记者董钰在采访中表示,过去因CBA赛事多次到访东莞,接触的多是体育圈层,而此次借助全运会契机深入科技一线,首次完整了解松山湖高科技项目的孵化机制,对东莞的认知被彻底刷新,称其“更美、更科技”。
  行程后半段,媒体团走进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通过沉浸式展陈系统全面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定位与建设进展。展馆以“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为主线,通过沙盘模型、动态影像、数据可视化等形式,系统展示松山湖科学城从一个天然水库区域发展为国家级科学枢纽的演进过程。从大科学装置布局到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从产业政策体系到人才引进机制,媒体记者对东莞在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有了深度认知。北京体育广播记者殷雪怡感慨,连日来奔波于体育赛事现场,今日通过科技创新之旅得以跳出体育看东莞,尤其在机器人基地看到诸多可应用于体育训练、康复、赛事服务的前沿技术,激发了她对未来“科技赋能体育”的深度思考,希望后续能持续跟进报道。
 
  此次采风活动由东莞市政府联合十五运会组委会共同组织,旨在借助全运会的全国关注度,重塑外界对东莞的城市印象。从潮玩文创到硬核科技,从单一制造到系统创新,东莞的转型路径清晰可见。微石科技代表的是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文创产业的跃升,XbotPark体现的是“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的生态构建,而松山湖科学城则承载着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使命。三者共同构成东莞科技创新的多维图景,也标志着这座城市正从“制造名城”向“创新高地”稳步迈进。媒体记者们在实地走访中捕捉细节、挖掘故事,用笔触与镜头记录下这座城市的蜕变轨迹。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