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海关推“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模式”
日前,首票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模式已经完成申报顺利入仓,这标志着跨境电商业务向
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多元发展。 记者从黄埔海关驻沙田办事处了解到,为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进一步拓展
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作用,大力支持企业利用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为载体开展跨境电商B2B2C业务,沙田办特创新推出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模式。
采用“整进散出”运作方式
当天,首票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模式已经完成申报顺利入仓。黄埔海关沙田办保税物流监管科副科长陈君慧介绍,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模式是指运营企业采用境外货物B2B“整进”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集中备货、分拣包裹B2C“散出”离境的运作方式。具体运作是电商企业全球采购货物从境外整批保税进区存入保税物流中心仓库,按照电商平台线上订单,线下分拣包装,订单包裹配送从保税物流中心仓库申报出区复出境,跨境电商通过海陆空运邮递实施全球配送的物流业务。整个过程货物均为境外货物,“两头在外”,利用境内保税物流中心作为电商货物中转中心和条件成熟、操作便利、租金便宜等特点,替代境外中转仓库的功能作用。
下一步,电商企业也可根据配送计划将境内电商货物“整进”保税物流中心集中备货、分拣包裹后出境,或与境外货物进行拼装后离境。对于此项业务,海关沙田办做了大量实地调研、系统测试,为企业量身打造监管方案,同时与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确保严密监管的同时服务企业业务增长。
将降低企业仓储成本
深圳市递四方速递有限公司是本次参与海关沙田办“两头在外”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业务的测试企业,该速递公司是Ebay、Paypal、Amazon、阿里巴巴的全球物流合作伙伴,服务超过3万个海内外的跨境电商商户,在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设有20多个跨境电商订单履约仓库和备货集货中转中心,日处理电商订单量达40万件,年物流销售收入超5亿美金,服务的电商订单交易金额超过30亿美金。该公司现有货源大部分为全球采购,而香港和新加坡为其主要的备货集货中转中心仓库,由于两地的仓储、人力资源因素,难以应对电商促销时的订单暴增,一定程度制约了电商企业的发展。
该公司产品渠道总监李继光表示:“这次海关为我们企业推出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模式业务的政策,应该说给我们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点和增长点。利用此种模式,大大降低了仓库租金成本、人力成本,而且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海关监管有一整套完备、成熟的操作流程,对我们企业来说,可靠而且便捷。把海外电商仓库搬回祖国内地,就是我们公司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
海关沙田办副主任严志刚表示,下一步海关将继续支持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陆续将推出跨境电商境内外货物保税备货拼装出口模式、跨境电商保税交易等政策,为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多元发展提供新活力。(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