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联动普法 “法润童心”护航青少年成长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8-21 11:27:13
 
​  8月的鸡翅岭村文化广场,一群身着校服的青少年正围坐成圈,热烈讨论着动画情景剧《校园风波》中的法律问题。这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与大岭山镇鸡翅岭村村委会联合举办的“法润童心护航成长”普法课堂,以沉浸式互动形式为东莞“小候鸟”群体播撒法治种子,探索出“高校+社区”普法联动新模式。
 
​  三大板块激活法律生命力​
 
  活动以“法律如何保护少年的你”为主线,创新设置“法治短片启蒙—情景剧场解惑—模拟法庭实践”三大板块:
 
​​  “红绿灯判案”互动环节中,志愿者通过《民法典》解读“压岁钱归属”“游戏充值追回”等热点问题,孩子们手持“红绿灯”标牌判断行为合法性,在笑声中建立规则意识;
​​
  “网络隐私保卫战”辩论赛聚焦“AI换脸侵权”“弹幕骂人担责”等数字时代议题,社工结合《网络安全法》条款引导青少年厘清虚拟空间的法律边界;
​​
  “灰姑娘普法剧场”​创新演绎经典童话,孩子们从法律视角探讨“受教育权”“人格尊严保护”等议题,领悟法律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照。
 
  “原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12岁的贵州籍“小候鸟”小玲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感悟。她在“法律解忧杂货铺”环节提出的“同学盗用我游戏账号怎么办”,通过志愿者引导掌握了取证存证全流程。
 
​  双向奔赴的法治课堂​
 
  “我们特意选取了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27个真实案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张萌展示着案例集,其中80%取材于近年东莞法院公开的未成年人审判案例。活动现场设置的“12348法律援助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展板前,孩子们争相扫码收藏维权渠道。
 
  鸡翅岭村妇联主席叶桂芳翻看着反馈问卷感慨:“往年暑期总有家长反映孩子沉迷网络、冲动打架,今年这类投诉减少了60%。”数据显示,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闯关”模式,92%的参与者能准确识别校园欺凌七大表现形式,85%的青少年掌握了网络侵权举证要点。
 
​  长效普法机制破题“候鸟”教育​
 
  “这次活动只是起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透露,未来将依托“数字法学实验室”开发AR普法游戏,让法律知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鸡翅岭村则计划将普法课堂纳入村居常态化服务清单,计划在寒暑假期间每月举办一期专题普法活动。
 
  夜幕降临时,文化广场的普法展板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下次遇到校园欺凌,我要像超人一样站出来!”即将返程的“小候鸟”小宇在留言墙上画下佩戴法徽的超人形象。这场跨越城乡的普法实践,正将法治信仰的火种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