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畔的透明实验室内,高考生陈明哲轻触中子源模型的操作屏,蓝光瞬间穿透钛合金样本——这是6月21日大湾区大学开放日的真实场景。作为教育部新批复设立的研究型大学,首场开放日吸引千余名广东学子涌入校区,在12个特色参观点见证"大学+"战略的落地实践。当副校长李晓明展示中国第一代搜索引擎的原始代码时,人群里爆出惊叹:"原来天网搜索的缔造者在这里执教!"
顶尖师资阵容现身说法
物质科学学院展厅化身"院士课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手持石墨烯晶片,向围聚的学生解释量子效应:"这种材料散热性能是铜的十倍,明年将用于华为6G基站。"隔壁先进工程学院的廖园教授更带来膜分离装置实物,演示如何从污水中提取医用纯水。数据显示,这所新锐学府已汇聚78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其中10位院士的实验室将在九月同步启用。数学讲席教授夏志宏在露天讲坛的发言引发深思:"我们鼓励大二学生跨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业,就像围棋高手需要同时掌握攻防策略。"
颠覆性培养模式引热议
招生咨询区被家长围得水泄不通。"80个名额竞争比考研还激烈!"东莞中学刘女士攥着弹性学制说明册感慨。这份册子揭示着培养创新:新生将进入"校长数学实验班",由诺奖得主远程授课;大二可同时修读工业工程与金融管理,华为工程师将担任企业导师。现场播放的视频中,vivo研究院院长承诺:"双导师制学生可直接参与折叠屏技术攻关,实习期计入学分。"
科研航母集群浮出水面
穿过摆满鹏程实验室量子芯片的走廊,学子们在沙盘前驻足。沙盘亮起的光带显示:百米外就是散裂中子源国家大科学装置,地下隧道直通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里将诞生大湾区的硅谷!"香港科技大学交换生指着校企联合培养计划书说——该校已与澳门大学开通硕士保送通道。当最后一批参观者登上返程大巴,晚霞中的中子源环形建筑泛起金光,宛如为这群未来科学家点燃的启明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