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变同学 探秘课后奇趣课堂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18 10:28:34
 
  "妈妈快看!我的电路灯亮了!"科学教室里,四年级的陈晓楠兴奋地摇晃着自制的串并联电路板,身旁的母亲正捏着导线手忙脚乱。6月11日的香市一小校园里,百余位家长化身"插班生",在28间特色课堂中重拾学生身份——这是寮步镇首个深度开放的课后服务探课日。
 
​  课程博览会惊艳亮相​
 
  教学楼长廊变身艺术长廊。当张女士在轻黏土作品《未来城市》前驻足,展签上"四年3班李想:我想住在会呼吸的房子"的创作手记让她眼眶发热。转角处的科创展台更引发围观:五年级学生设计的自动浇花装置正精准喷出水雾,旁边陈列着激光切割的岭南窗花。"这些不是摆设品,而是真实的课后作业。"课程总监凌贤拿起带传感功能的浇花装置,底部贴着"本学期第17次迭代"的标签。
 
  报告厅的舞台此刻正上演戏剧性一幕。小主持班学生用《老同学显摆大会》调侃家长育儿焦虑时,台下响起会心的笑声;而当街舞班孩子完成高难度地板动作,前排父亲们不约而同举起手机——这些画面通过校园直播间同步传送给未到场的家长,峰值观看突破3000人次。
 
​  沉浸式课堂打破认知​
 
  书法教室内墨香弥漫。硬笔书法教师王蕾的电子屏正慢放"家"字收笔的角度:"这捺要像妈妈轻拍孩子后背的力道。"坐在女儿身旁的赵先生屏息悬腕,作业纸上渐渐浮现稍显笨拙的"家校共育"。隔壁实验室的惊呼声此起彼伏,亲子搭档连接的电路点亮彩灯时,十岁的林浩扑进父亲怀里,沾着焊锡的手印留在了爸爸西装袖口。
 
  "原来机器人课要解微积分!"在创客空间,看着初中生编程调试机械臂,家长刘女士在反馈表上认真写道:"建议增设家长工作坊"。这样的绿色二维码在每层楼张贴了十二处,后台数据显示95%评分达四星以上,最集中的建议是"延长探课时长"。
 
​  "教育共同体自然生长"
 
  "我们正在打破四点半的围墙。"东报课后服务专员指着课程地图解释:本学期28门课均由第三方专业机构与教师协作开发,像非遗剪纸课就请来东莞市传承人驻校。更关键的转变在评价体系——探课日收集的127份有效反馈,将直接影响下学期课程设置,无人机编程课就是根据三月问卷新增的。
 
  活动尾声,校长办公室的灯光亮到深夜。教学主任将家长建议分类贴满白板:"科学课增加家庭实验包""街舞汇演进社区"......这些标签将转化为九月的新课表。当最后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手写的"明日课程邀请函"离校,月光下的教学楼依然回响着教育创新的脚步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