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常平镇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治理实践向儿童节献礼——儿童成长护学路与专属公交线路同步贯通,标志着该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入立体化实施阶段。这场由镇妇联牵头、15个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童谱未来"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与原创IP互动,向公众全景式展现了城市空间改造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在护学路启动仪式现场,长达800米的道路被改造为儿童专属安全走廊,创新设置了"童趣步道"动态导航系统与智能化安全预警装置,其地面导视系统采用热感材料实现昼夜双模式指引。三辆喷涂"莞小友"卡通形象的电动巴士投入专线运营,车厢内部配置适幼化扶手与交互式学习屏,形成移动式儿童教育空间。值得关注的是,该镇在全市首推"儿童议事会"机制,将12名中小学生纳入道路规划论证环节,其提出的"彩虹斑马线"与"声光护栏"设计均被采纳实施。
活动当日,由本地青少年组成的醒狮团以数字化光影技术重构传统表演,其动态投影与机械装置相结合的创新展演吸引超500名市民驻足。镇文化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近三年累计投入超千万元改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23处,建成口袋公园体系覆盖率达92%,其中80%项目采用"儿童需求调研-方案公示-体验官测试"三重评估机制。分管副镇长在受访时强调,年内将重点攻坚校园周边交通微循环改造,计划新增立体过街设施6处,同步推进儿童医疗急救站点全域布设。
据规划部门透露,该镇正申报省级儿童友好示范镇创建资格,已形成"1+4+N"政策体系框架,将儿童视角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流程。镇妇联同步启动"金点子"征集行动,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社会组织申报儿童服务创新项目,申报通道及细则可通过政务平台"常平发布"查询。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