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石碣四海学校迎来特殊教育力量——19名退役军人佩戴鲜红绶带,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国防教育指导员聘书,标志着全市首个"老班长国防教育工作室"正式启动。这些曾守卫国土的战士将用军营故事点燃青少年爱国情怀,打造沉浸式国防教育新阵地。
该工作室创新采用"军事资源+校园教育"融合模式,开设国防理论、法规、技能等六大课程体系,构建起从课堂到训练场的全链条教学场景。在首批退役军人指导员中,既有参与重大演训任务的侦察兵,也有荣立三等功的防空部队骨干。他们将以"过来人"身份,通过战术操演、应急救护实训等特色课程,让迷彩元素融入校园生活。
活动现场,国防班学生现场展示"军营标准":棱角分明的"豆腐块"被褥、整齐划一的队列行进、自主研发的航模装备,展现着少年们的成长蜕变。"正步走的不只是步伐,更是责任担当。"曾服役于驻港部队的指导员李明阳,向学生展示被海水浸蚀的作训服,讲述维港灯塔下的值守故事。
校长吕文彬透露,学校将建立退役军人专属档案库,根据特长匹配教学任务。目前正研发"军营开放日""战地炊事体验"等实践课程,未来还将联动驻莞部队打造国防研学路线。活动现场同步发布《莞邑少年》特刊,通过同龄人的视角讲述当代少年与国防教育的故事。
据悉,该工作室已与东莞军分区建立合作机制,计划年内培养百名"少年国防宣讲员",形成"老兵带新兵"的传承体系。随着迷彩课堂深入校园,国防教育正从书本走向立体化实践,为青少年成长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