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烤着集装箱堆场,司机老陈把毛巾浸在路面积水里降温,他的重型半挂车已绕行三圈仍未找到泊位——这是沙田镇大泥村物流园区的寻常午后。7月2日,镇长带队踏过泥泞的临时停车带,规划图纸在江风中哗啦作响。"这片鱼塘回填区将建三百个标准车位。"他指向穗丰年村待建地块时,测绘员的激光笔在黄土上跳动出红色光斑。
调研组在福禄沙村口刹住脚步。三十余辆货车沿着河堤歪斜排开,剐蹭的轮胎痕深入绿化带。"夜间这里能挤上百台车。"村支书老黄翻出手机照片:凌晨三点的车灯长龙照亮了民宅窗户。数据触目惊心——这个东莞物流枢纽日均货车流量超万辆,合法泊位缺口达四成。
"不是简单划格子!"在临时会议点,交通分局局长展开三维建模图。沙田创新采用"驿站+"模式:大泥地块配建淋浴房与共享厨房,穗丰年停车场屋顶铺设光伏板,福禄沙项目则预留了氢能重卡充电桩。更精妙的是经济账:通过智能道闸系统,村集体每车位日收益可达20元;而沿街商铺因货车远离,租金已看涨三成。
施工现场传来新进展。穗丰年村挖掘机正啃噬着硬化路面,工头老李抹汗道:"月底先交付五十个带遮阳棚车位。"不远处,交通协管员给司机派发电子问卷,选项细致到"是否需要代驾服务"。当夕阳给待建车场镀上金边,镇长手机响起物流协会会长的电话:"咱们司机群都在转施工进展图!"车轮上的沙田,正用土地存量换取民生增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