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夫妇东莞寻回"视"界 定制手术点亮暮年旅程

医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27 10:21:12
 
  香港浅水湾的日落照片在平板电脑上渐次闪过,何女士的指尖悬停在模糊的光晕处——这是三年前她最后一次清晰记录旅途。此刻东莞爱尔眼科诊室内,白内障科主任谭泳昌转动眼球模型:"您眼底的玻璃体混浊像煮熟的蛋花,而丈夫的糖尿病让晶体成了毛玻璃。"诊断报告显示:63岁的何女士视力仅存0.1,丈夫双眼视力0.2,飞蚊症与白内障正吞噬着这对摄影爱好者的视界。
 
  诊室灯光下,何女士的病例本贴满英文药标:十年类风湿关节炎史叠加激素治疗,丈夫的胰岛素注射记录长达十七年。"这些慢性病加速了晶体衰变,"谭泳昌用激光笔在模型虹膜处画圈,"但现代技术能让'琉璃窗'重新透光。"
 
  手术方案讨论会上,三组晶体参数在屏幕跳动。针对何女士复杂的眼底状况,医疗团队最终选定"飞秒激光预处理+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方案。"飞秒激光能精准雕刻2.8毫米切口,"谭泳昌展示模拟动画,"避开她脆弱的视网膜血管。"
 
  其丈夫的手术更像精密钟表维修:分两期植入三焦点晶体,首次解决右眼视远功能,待血糖稳定后再攻克左眼近视力。手术室监控录像显示,超声乳化探头以每分钟4万次的频率震荡,仅用6分钟便吸出混浊晶体,误差控制在0.02毫米内。当护士将特制的抗炎滴眼液注入时,恒温箱显示药液温度精确保持在34℃——这是为糖尿病患者特设的防感染保障。
 
  术后第七天复查室,何女士突然攥紧丈夫的手:"药瓶说明书的6号字!"视力表1.0行的小缺口清晰可辨。丈夫则举起手机拍摄窗外的榕树新芽——这是他们三年来首张对焦准确的照片。
 
  更令夫妇惊喜的是跨境医疗的便利:中英粤三语病历系统、香港保险直付通道、国际门诊复诊预约等专属服务,让整个诊疗周期压缩至两周。"在东莞做手术不仅省钱省时,"何女士擦拭着相机镜头,"更找回了看世界的权利。"诊室角落,谭泳昌正调整裂隙灯焦距,那专注的神态恰似摄影师在调试心爱的镜头。
 
  在爱尔眼科的糖尿病眼病中心,数据墙刷新着警示:珠三角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达36.7%,合并慢性病患者手术延误率却高达58%。"很多人还在等'熟透'再做手术,"谭泳昌指着何女士的术前OCT图像,"其实晶体核硬度超四级就该干预。"
 
  医院同步启动"早筛计划":为港澳居民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免费基础筛查;开发AI眼底诊断系统,可提前18个月预警晶体混浊风险。在刚刚启用的国际医疗部,电子屏滚动着多语种就诊指南——那些曾困扰何女士的飞蚊幻影,正化作提醒万千患者的光学警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