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致命肿瘤的生死博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外科病房惊心动魄上演。37岁的邓女士突发高血压危象时,血压飙升至180mmHg伴随颅内爆炸式头痛的危急场景,揭开了这场医疗攻坚战的序幕。该患者辗转三家医疗机构后,最终被锁定肾上腺区域存在直径5厘米的嗜铬细胞瘤,更棘手的是合并了全球发病率仅千万分之一的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这种双重罕见病症的叠加,将治疗难度推向医学极限。
医疗团队在接诊时面临三重致命威胁:激素风暴引发的高血压危象随时可能诱发脑出血,顽固性低血钾导致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失控的高血糖则加剧多器官损伤。外科主任伍岗泉带领的多学科团队采取"精准拆弹"策略,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构建治疗模型,运用α受体阻滞剂搭建血压"防护网",同时展开血糖、电解质"拉锯战",历经21天药物调控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手术台。
手术室内的较量堪称教科书级操作。当腹腔镜探入患者体内时,肿瘤与下腔静脉仅毫厘之距的解剖关系让现场空气凝固。主刀医生在血压瞬间冲破200/110mmHg、心率飙至危险区间的生死时刻,指挥麻醉团队实施精准降压,凭借毫米级操作避开致命血管网。两小时的高压作战后,这颗"定时炸弹"被完整摘除,术中出血量控制在50毫升内,创下该类型手术的精准度新纪录。
术后医疗监护揭开另一场暗战。ICU团队严防"激素撤退综合征",通过动态调整糖皮质激素替代方案,成功避免肾上腺危象。病理报告确认肿瘤性质后,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奇迹般回归正常值,两周后携带着"医德高尚,仁心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