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市场宰客新套路遭曝光!东莞市民刘先生近日在沙田镇某海鲜市场遭遇"胶袋刺客",购买3000余元海产品时,商家竟将厚达0.3公斤的塑料袋计入商品重量,致使其额外支付近300元"天价包装费"。经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沙田分局调查,该行为已构成计量违法,涉事商户被责令退款赔偿并接受行政处罚。
暗藏猫腻的称重环节引发监管风暴。调查显示,部分商户刻意使用超厚塑料袋并采取"先装袋后称重"的操作,使包装重量最高可达商品总重的10%。这种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欺诈手段,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十条关于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的规定。沙田分局已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市场内所有商户严格执行"先称重再入袋"标准,并在计量器具旁张贴警示标识。
维权现场暴露行业潜规则。调解过程中,经营者起初以"行业惯例"为由推诿责任,经执法人员现场普法教育后,承认存在计量偏差问题。目前该市场已完成全面整改,新增公平秤12台,开展计量器具校准48次,立案查处违法商户3家。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可用随身物品(手机、钥匙等)预先测试秤具准确性,留存购物凭证及影像证据,遇侵权可拨打12315热线举报。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胶袋刺客"已构成消费欺诈,除需退还差价外,还应按《消法》第五十五条进行三倍赔偿。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王莹律师强调,商家若故意虚增包装重量,可能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及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
莞讯网观点:当包装袋成为牟利工具,折射出的是市场诚信体系的漏洞。监管部门雷霆出击值得肯定,但根治行业顽疾仍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消费者更应提升维权意识,让"隐形消费"无处遁形。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