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管走街串巷提醒广大居民注意用气安全
联合网格员排查安全隐患、走进居民小区宣讲燃气安全知识、到餐饮店内叮嘱店主注意燃气瓶的安全使用……这几日,随着新一股强劲冷空气的到来,长安城管分局的工作人员变得更加忙碌了,走街串巷提醒广大居民注意用气安全,及时帮助消除安全隐患。
这是长安坚持筑牢燃气安全底线的一个剪影。近年来,作为长安镇燃气安全主要监管部门,长安城管分局从入户安检、餐饮场所安检、用户安全意识等薄弱环节着手,加大力度补齐短板,强化源头监管,在辖区内筑起了燃气安全“群控防线”。
长安,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中轴线上,是莞深交汇融合的前沿。发达的经济和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其成为东莞的“用气大户”。
“我们的燃气供应主要是以民用为主,其中,天然气每日用气量约12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日用量约80吨。”作为长安城管分局燃气组组长,刘向瑛直言安全监管压力不小,其中,打“黑气”是难点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安成了不少“黑气”的流通之地,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黑气瓶,却存在着巨大隐患,给安全监管带来了挑战。为此,长安城管分局专门联合了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共同展开排查和整治,确保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去年12月,长安城管分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发现位于沙头社区靖海中路附近有送气工用过期瓶送给客户,执法人员根据线索跟踪摸排发现位于沙头社区靖海中路一钓鱼场旁有人非法经营“黑气”,该点极为隐蔽。对此,长安城管分局迅速开展调查,成功锁定涉嫌非法经营“黑气”的李某等人,并立即对该点进行查处。
“鉴于案情复杂、涉及金额大,我们对案情进行了整理,并通过“两法平台”移送至长安公安分局,今年4月份,违法嫌疑人成功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了。”刘向瑛说,这充分检验了大家的工作能力,该宗案件也被认定为东莞市今年首宗非法经营“黑气”当事人被刑拘的案件。
据了解,今年以来,通过联合行动、突击夜查、蹲点、走访等形式,长安城管分局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燃气违法行为,已移交公安部门立案查处4宗,移交违规车辆5台,取缔“黑气”窝点117个,暂扣各类钢瓶3532个,起到了有效震慑作用。
燃气安全监管,用户的安全意识和燃气使用习惯也是难点之一。在以往的事故案例中,不规范安装使用燃气热水器、使用的炉具是三无产品、没有熄火保护装置等原因导致的事故屡屡出现,而这些多与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密切相关。
长安外来人口众多,出租屋密集,如何破解宣教这一难题?长安城管分局从四方面强化宣传教育,点面结合推动燃气安全知识常态化围绕在市民群众周围。
建立在已有专业宣传队伍的基础上,长安城管分局联合了全镇网格员和各社区工作力量,通过集中培训、分散行动,将燃气安全宣讲团队不断扩大,同时,通过在各出租屋楼栋张贴宣传海报、派发宣传单张等方式,提高宣传覆盖面。
刘向瑛介绍,考虑到“黑气”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队伍还在宣传过程中特别引导用户识别“黑气”,并以反面案例警醒,不让“黑气”有机可乘。
开展“小手拉大手,燃气安全进校园”、各农贸市场摆摊、定期参与普法宣传摆摊……今年以来,为加强燃气安全宣传和教育,长安城管分局已开展线下宣传活动近100场次。
“燃气安全专业性较强,普通人不具备专业知识,就容易忽视很多隐患,所以需要365天不间断地宣讲、检查,让大家形成意识,养成习惯。”刘向瑛举了个例子,如餐饮场所就容易出现软管穿墙、自闭阀缺失等状况,极易发生燃爆事故,因而,餐饮店也成了他们日常的重点检查和宣传对象之一。
近年来,通过齐抓共管和对症下药,长安燃气用气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随着餐饮行业和人口的增多,各类隐患问题仍不容忽视。接下来,长安城管分局将着重从入户排查、餐饮用气场所燃气设施改造、“瓶改管”工程落地、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等方面发力,探索搭建全镇液化石油气安全报警平台,让安全燃气惠及千家万户,为平安东莞建设注入更大力量。(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