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屈任光接过冰镇凉茶时,袖口滴落的汗珠在柏油路面洇出深色印记。7月8日正午,茶山镇建筑工地的温度计定格在爆表情态,印着"工会温度"的凉茶瓶却在刘孝财手中凝出霜花——这场覆盖铁骑、环卫、网格员等七大户外群体的送清凉行动,正将7万元防暑物资化作热浪里的生存屏障。当总工会干部把1700套防晒袖套递出,铁骑队员小陈立即套上反光条臂套:"这比警用冰袖透气,高温巡逻能多撑两小时。"
在消防训练场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物资分发暗藏精密算法。建筑工礼包侧重降温:两升装电解质水配折叠水杯;环卫组套装强化防护:冰感毛巾搭防紫外线袖套;网格员包裹则嵌入实用工具:手持小风扇附带充电宝功能。负责采购的工会干事展示定制清单:"凉茶用耐压瓶装,经得起快递三轮颠簸;消防员的冰巾添加阻燃涂层。"
新晋妈妈李姐的环卫车把手上,挂着特制双杯架——这是物资包外的"隐藏彩蛋"。当她凌晨四点清扫时,保温杯里的凉茶仍能维持8℃低温。而刚结束早高峰执勤的交警老张,正把降温贴精准敷在反光背心内侧,铝箔层隔绝了地表60℃的辐射热。这些细节源自六月开展的"高温痛点"调研:工会暗访组记录过快递员晒脱皮的脖颈、建筑工靴底熔化的橡胶。
暮色中的物资仓库灯火通明,第二批防晒冰袖正在加急缝制反光条。当刘孝财把空凉茶瓶投入回收箱,瓶身温度计贴纸已升至红色警戒区。这枚被体温焐热的空瓶,将带着44℃的夏日记忆,驶向茶山"娘家人"的秋凉之约。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