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师生带百户亲子 祠堂荔枝押花染红非遗传承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7-09 09:55:18
 
 
 
  宝莲村古祠堂的青石板上,晨露浸湿的荔枝叶铺成绿毯。东职院艺术系学生林薇拈起半片带虫蛀的叶子向孩子们展示:"看这些天然纹理,就是岭南押花的灵魂!"七岁的陈楠踮脚将叶片夹进棉纸层,父亲握着他的手压实吸水板——这组来自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团队,正将省级非遗技艺化为百户家庭的亲子艺术课。祠堂梁柱间悬挂的上期作品已风干,超朗村的荔枝押花在晨光中透出绛红脉络,恰似非遗血脉在乡村延续的造影。
 
  ​明矾水里的时光魔法​
 
  在隔坑村晒谷场,非遗导师吴教授揭开密封陶缸,浓烈的白醋味裹着荔枝香漫开。"保色秘方是九晒九泡,"她捻起经明矾水浸泡的果皮,"你们揉碎的荔枝叶,三年后仍会这么翠。"孩子们争相传递镊子,将半透明花瓣拼成荔枝簇时,大学生志愿者突然展开手机电筒——透光的花瓣瞬间将祠堂照壁染成满树红霞。更精妙的在装裱环节:茶山镇老人传授的桐油防潮法,让作品可耐受岭南潮湿雨季,某幅亲子合作画背面还题着"赠留守陈阿婆"的稚嫩笔迹。
 
​  青石板上的糖霜记忆​
 
  高埗镇烈日当空,亲子家庭汗湿的草稿纸黏在青石板。院长苏江突然蹲身,将孩子掉落的荔枝核排成北斗七星:"我们祖先靠它辨别方位垦荒!"这即兴课堂引发连锁创作:有家庭将果核嵌入押花作星轨,有孩子用果皮拼出龙舟图案。祠堂角落,七岁李想正指导父亲修补花瓣缺口:"吴老师说残缺也是美。"他手背沾着的明矾粉,在石板反光下如撒落的糖霜。
 
  当暮色漫过晒场,未完成的押花留在竹筛里静待夜露。祠堂管理处新添的展柜中,三村作品并置陈列:隔坑村的写实荔枝还沾着晨露,超朗村的抽象果核星座泛着桐油光,宝莲村的龙舟图下压着"赠阿婆"的承诺书。月光照亮返程师生的背包,某袋荔枝叶里混着孩子塞的水彩笔——那是下期"蕉林写生课"的邀约信物。(活动咨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办公室)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