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镇老年教育改革探路 构建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样本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4-15 10:10:37
 
  在老龄化加速深化的现实背景下,东莞市老干部大学石龙分校的书法教室里,76岁的退休教师黄伯正悬腕挥毫写下"桑榆未晚"四个大字。这个全市首个镇级老年教育示范点,近日迎来由市老干部大学教学咨询委员会顾问陆世强带队的专项调研组,其办学实践中的突破性探索正被置于专业审视之下。
 
  调研组通过解剖麻雀式调研发现,这座基层教育阵地已形成"文化养老+技能提升"双轨课程体系,不仅开设智能手机操作、中医养生等实用课程,更创新推出社区服务实践学分制,引导近三成学员参与基层调解、非遗传承等公共服务。其自主研发的"移动课堂"系统,通过整合镇内博物馆、图书馆资源,将教学半径拓展至3公里生活圈,这种资源集约化模式使年均教学成本降低22%。
 
  在中山西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调研组注意到其首创的"教育服务包"机制正引发鲶鱼效应。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开发适老化课程,同时建立健康档案与学习记录的智能联动系统。实地数据显示,参与系统化教育的老年人慢性病复诊率同比下降18%,这种数据化验证的教育康养融合模式,已吸引市内8个镇街前来取经。
 
  座谈会上曝光的改革路线图显示,石龙镇正着手建立老年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学习成果与养老服务的兑换机制。调研组特别强调该镇在银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突破——依托镇史编撰项目组建的"白发智库",已吸纳42名具有专业背景的退休人员,其产出的《东江航运口述史》等成果直接转化为本土教材。这种将老年教育成果反哺城市文化建设的闭环设计,被评价为破解"低龄老人资源闲置"难题的有效方案。
 
  此次深度调研揭开了基层老年教育改革的底层逻辑:当教育供给精准对接银发群体的社会参与需求时,就能激活老龄化压力背后的发展潜能。石龙镇先行构建的"学习赋能-服务反哺-健康管理"三维模型,正为老龄化社会治理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