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体联盟启航 四地青商共绘蓝图
6月24日的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会场内,粤港澳台四地青年企业家代表的手掌共同按在启动球上,会场大屏幕瞬时显现"湾区青商文体产业发展联盟"的金色徽标。这个聚焦文化创意、潮玩产业、体育赛事三大领域的新平台,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体IP集群。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马志宽翻开联盟章程手册指出:"从横琴澳资企业突破7000户,到粤港跨境执业超5500人,大湾区融合需要这样的产业纽带。"他身后电子屏滚动着235项"湾区标准"目录,邀请全球华商参加今年11月在澳门举办的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
二、创业实录:在湾区沃土扎根生长
东莞瀚森集团总裁陈满新在发言席调整话筒时,背后屏幕正显示其企业转型路径图——从传统地产开发延伸出产城服务与生物科技双引擎。"我们厂区孵化的医疗器械企业去年登陆科创板。"这位东莞市青企联会长指着东莞地图上的松山湖片区说,"这里每周诞生57家高新企业,只要敢闯,沃土定不负耕耘者。"他呼吁四地青年共建常态化交流机制,话音未落便收获香港企业家蔡展思的颔首认同。
广东外商协会副会长蔡展思展示着手机里的"跨境通办"APP:"过去三年我们协助126家港澳初创企业落地湾区。创新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让港式奶茶店通过数字化系统在内地三个月铺开50家分店。"他身后实时数据屏显示,其创建的科创服务平台已连接大湾区9市41个产业园区。
台商代表邓志腾的普通话带着闽南腔调。作为五川音响电子科技的掌舵人,他举起车间最新研发的智能音响:"父辈90年代在这里生产喇叭零件,现在我们给华为供应声学模组。东莞就是台商第二故乡。"这位台协青年会长身后展柜里,陈列着东莞台企从传统代工到自主品牌的数十件产品迭代样本。
三、融合新路径:制度突破与人文纽带
马志宽展开三份标着葡语的文件:"澳门正推动‘湾区标准’覆盖至葡语国家,上月刚促成巴西采购团签约东莞机器人企业。"他列举的案例引发东莞台商邓志腾的共鸣:"我们音响产品通过澳门平台进入葡语市场,关税降低21%。"
圆桌环节出现耐人寻味的一幕:香港蔡展思与澳门马志宽同时指向大屏上的"跨境信用贷"流程图。数据显示,该金融产品已为港澳青年提供23.6亿授信,其中东莞企业占比34%。"在松山湖的联合实验室,我们正开发潮玩IP的区块链确权系统。"陈满新补充道,其集团投资的潮玩企业已借助该技术完成跨境IP交易47宗。
四、创业共同体成型
当四地代表共同签署《湾区青商合作宣言》时,文件上五项工程赫然在列:共建科创孵化基金、共设文体IP创投中心、共推湾区标准国际化、共享跨境金融通道、共育青年领袖计划。澳门马志宽特别标注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的邀请函二维码,向在场三百余位企业家发出邀约:"11月澳门见,让中国方案通过葡语网络走向全球。"
会场外,东莞篮球中心的霓虹照亮夜空。这座承办过CBA总决赛的场馆,即将迎来湾区青年联合运营的电子竞技联赛。从产业协作到文化共鸣,粤港澳台青年的创业共同体正在珠江东岸加速成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