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粤北大地响起产业轰鸣。随着莞商大厦奠基仪式在韶关武江区举行,东莞对口帮扶协作的产业版图再落关键棋子。这个由东莞民营企业投资商会斥资2.5亿元打造的地标工程,以91米高度刷新韶关商务天际线的同时,更在粤北经济版图上划出一条醒目的产城融合分割线。
项目选址精准锁定韶关大道北与沐阳路黄金交汇点,占地8047平方米的狭长地块将崛起4.5万平方米的垂直经济生态圈。21层复合空间采用"商业+行政+智慧办公"三位一体架构,其18个月建设周期暗合广东省产业转移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节点。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首次引入东莞商会资本运作模式,由会员企业韶关市莞商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操盘,开创了跨市域民营资本联动的先例。
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表象之下,这座地标建筑承载着深层的战略意图。项目规划刻意强化"反向飞地"概念,通过设置东莞企业专属办公层、莞韶联合招商中心等特色空间,构建双向产业渗透通道。武江区发改局数据显示,已有7家东莞精密制造企业签订入驻意向,预计带动年产值超8亿元。项目配套的产业服务枢纽更将整合珠三角金融、法律资源,直击粤北地区现代服务业短板。
奠基仪式后,20余位莞商代表深入武江腹地展开产业侦察。在龙归镇城乡融合产业园,东莞永创机械当场签约5G通讯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填补韶关电子信息产业链空白。这种"总部+基地"的联动模式,恰好印证了项目规划中强调的"双向赋能"理念。凤岗镇驻武江帮扶工作队负责人透露,年内还将有3个亿元级项目通过莞商大厦平台落地,形成总部经济生态圈。
从凤武产业合作园到莞商大厦,东莞帮扶模式正从单纯产业转移向系统生态构建迭代。项目设计方案中预留的5层产业孵化空间,以及顶层规划的莞韶企业家峰会永久会址,显露出打造区域经济策源地的野心。随着韶关大道沿线商务带初现雏形,这条贯通粤北的产业中轴,或将重构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既有格局。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