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材料赛事激荡创新潮,千家企业竞逐产业化新高地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10-28 10:29:31
 
  10月24日至25日,赢在东莞创新创业大赛“莞材行”新材料行业赛第五批次市内项目尽调评价活动正在松山湖持续展开,超过20个本土项目陆续登台亮相,全面接受来自技术、市场与资本维度的综合评估。这一赛事搭建的平台不仅成为东莞新材料企业展示核心技术与产业化前景的重要窗口,更实质性地推动着项目与资本、市场、人才等关键资源的精准对接,东莞新材料产业的蓬勃生长态势由此清晰呈现。当前,这批参评项目正处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的关键节点,其背后所依托的产业生态已逐步显现出系统性支撑能力。
 
  东莞大锌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孵化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正将水系锌基电池技术推向短时备用电源(UPS)系统的应用前沿。公司创始人唐子杰介绍,该产品已在安全性、环保性、成本控制与放电性能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产品绝对安全,彻底规避燃烧与爆炸风险;环保层面,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均无污染,生产过程零有害排放,回收环节兼具绿色性与高效率;原材料成本低叠加生产投资少,使整体经济性突出;在大电流放电测试中,产品可实现10C以上放电能力,同时容量保持率稳定在80%以上。这些性能指标已通过多轮实验室验证与小批量试产,目前正进入中试放大与场景验证阶段,未来有望在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对安全与稳定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实现规模化替代。
 
  与此同时,东莞市华芯联科技有限公司正依托多年积累的研发实力,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提供关键材料支撑。面对电池包内部空间紧凑、环境腐蚀性强等现实挑战,企业创新性地调配陶瓷粉体与特种电子浆料,成功开发出直径小于10毫米的微型传感器,具备耐高温、抗腐蚀、响应灵敏等特性,可精准监测电池内部压力与温度变化,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可靠数据支持。该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东莞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材料领域正从配套角色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跃迁。
 
  从高性能绿色非晶合金材料在高效节能电机中的工程化应用,到硅透镜技术为光通信模块赋能、助力AI数据中心算力升级;从半导体产业链中陶瓷静电吸盘、CMP抛光材料等“卡脖子”环节的国产化攻关,到高安全锌基电池、新型胶体储能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径的并行探索,本次参评项目展现出东莞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广度与深度。这些项目普遍聚焦前沿科技与实际应用场景的结合,覆盖半导体材料与装备、新能源电池、光通信、高端功能涂层、生物医用材料等多个高增长赛道,技术壁垒清晰,产业化路径明确,部分项目已进入客户验证或小批量供货阶段,显示出强劲的市场转化潜力。
 
 
  作为东莞重点布局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已在金属合金、功能玻璃、高分子复合材料、覆铜板、氮化镓衬底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扎实的产业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已集聚1642家新材料领域优质企业,其中包括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梯队结构完整,区域集聚效应显著。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等重大平台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材料实验室、中试平台、产业基金等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供了全链条服务。可以预见,随着“莞材行”系列赛事的深入推进,东莞新材料产业将进一步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