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东莞海事局在东莞港管委会二楼大会议室组织召开东莞市2025年冬季水上交通安全宣贯会,市应急管理局、辖区重点码头、航运公司、船舶代理企业、渡口单位、游览船运营公司以及涉水工程项目等127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场参会,共同聚焦冬季复杂水文气象条件下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重点,全面部署防控举措。当前正值枯水期、雾季、寒潮大风与海洋捕捞旺季叠加阶段,辖区水上交通安全面临多重压力,事故易发风险上升,安全形势呈现出严峻性与复杂性交织的特点,此次会议旨在统一思想认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监管重点,为冬季水上交通构筑坚实安全屏障。
会议围绕涉客船舶运行、桥梁通航安全、危险品作业、商渔船防碰撞、人员工伤与落水防范、恶劣天气应对等六大核心风险领域展开系统宣贯,全面梳理当前存在的突出隐患与薄弱环节。东莞海事局指挥中心结合辖区实际,重点解析船碰桥风险的成因与防控路径,明确涉危作业操作规范、涉水工程隐患排查标准及人员落水事故预防机制,提出以动态监控与现场巡查相结合的治理思路;船舶监督处则从航运公司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切入,强调涉客船舶从公司管理、船舶维护到船员资质的全链条监管要求,细化风险排查清单与长效整改机制;海巡执法支队通过剖析近年典型商渔船碰撞案例,深入讲解避碰规则、值班瞭望要点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切实提升企业与一线作业人员的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强化“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
面对冬季多变天气与密集水上活动带来的挑战,会议明确要求各相关单位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从思想认识到实际行动全面筑牢安全防线。各单位要扎实推进冬季安全措施落地见效,首先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海事部门发布的专项排查标准,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确保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杜绝带病运行。其次要强化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突出实操性和实战化导向,定期组织消防、救生、防污染及恶劣天气应对等综合演练,使船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与紧急处置程序,切实提升一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再次要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规范安装并使用驾驶台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对船舶航行状态与船员行为的动态监管,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同时,还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与海事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响应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监管合力,构建“责任明确、机制健全、联动高效”的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
东莞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覃建华在现场表示:“海事部门将聚焦涉客、涉桥、涉危、防商渔船碰撞、防人员工伤落水以及危险天气等六大风险,结合东莞水域特点,制定并落实具有针对性的硬措施,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管理防、系统防‘五防’体系,严防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全力保障水上旅客出行安全和民生物资运输畅通。”据了解,自入冬以来,东莞海事局已全面启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3348条,完成船舶点验7732艘次,巡航总里程达6106海里,并选派执法人员开展随船监管52航次,覆盖渡口渡船、高速客船等重点涉客船舶,期间共发现并督促整改一般安全隐患187项,有效提升了重点环节的安全可控水平。
此次宣贯会不仅是一次政策传达与风险预警的集中部署,更是一次责任传导与行动动员的深度推进,进一步凝聚了各方共识,明确了冬季水上交通安全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接下来,东莞海事局将持续深化“五防一体”综合监管模式,加大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现场巡查频次和执法力度,紧盯隐患整改闭环,督促企业将各项安全措施真正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决防范和遏制一般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发生,以扎实举措守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稳定大局,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