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大脑解剖学术盛会启幕东莞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11-10 10:30:05
 
  2025年11月9日,沪粤大脑白质纤维解剖学术交流会在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正式拉开帷幕。这场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联合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活动,标志着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神经外科领域的深度联动迈入新阶段。作为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协同的典范,会议不仅搭建起区域间医学协作的桥梁,更以实质性举措推动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神经外科体系的提质升级。当前,神经外科被公认为现代医学的“皇冠”,其技术精密度直接关联脑健康与生命质量的保障水平。在手术显微镜下,毫米级的差异可能决定患者神经功能的存续,而每一次对白质纤维束的精准暴露,都是破解大脑复杂结构谜题的关键一步。
 
  本次交流会自2019年于华山医院启动以来,首次走出华东地区,选择落址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东莞,彰显出区域医疗格局重构的趋势与潜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吴劲松教授在现场表示,此次迁址不仅是学术版图的拓展,更是医疗资源优化布局的战略选择,他将东莞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比作华为在科技界的标杆地位,认为其具备成为高水平医疗中心城市的坚实基础。会议集理论讲授、解剖实操、技术培训与国际交流于一体,邀请到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Vicent Quilis-Quesada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Carlo Serra教授等国际权威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围绕大脑纤维通路的解剖与重建这一核心议题,实现国内与国际、区域与跨域资源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学术对话平台。
  长期以来,大脑白质纤维解剖技术的进步被视为复杂脑病精准诊疗的基石。当前,精准解剖、功能保护与微创干预已成为神经外科发展的主流方向,深入探索白质纤维的走行与连接关系,既是临床实践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科持续进化的内生动力。广东医东莞一院神经医学中心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承办方,近年来持续推进“学科中心化”战略,践行整合医学理念,打破传统科室壁垒,率先在东莞开展机器人辅助DBS手术,建立覆盖帕金森病全周期的诊疗体系,形成“显微镜+内镜+介入+机器人”四位一体的微创技术模式,推动诊疗路径向系统化、精准化演进,成为校地共建医疗高地的生动实践。
 
  开幕式上,由该院郝少才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基于实体大脑标本的“大脑白质纤维3D实体解剖软件”正式发布。该软件通过高精度数字化重建,实现全脑结构360度可旋转、可交互操作,从皮层表面至深部核团层层展开,完整呈现各类纤维束的空间走行与解剖关系,显著降低学习门槛,提升临床适配性。吴劲松教授、广东医东莞一院院长邵义明及Vicent Quilis-Quesada教授现场体验后一致评价为“非常清晰”“非常精准”“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指出,该软件将原本稀缺的高水平解剖训练资源转化为可复制、可共享的数字资产,有望成为神经外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化。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陈少基表示,这一原创性成果不仅体现本地医疗机构的创新能力,更应成为“健康东莞”建设的新名片。他期待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持续深化与华山医院等顶尖机构的合作,主动融入大湾区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大局,加快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高地。广东医科大学医院管理部主任杨艳艳强调,此次活动为提升神经外科的教学能力、科研深度与临床转化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机,希望医院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邵义明院长表示,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前沿设备,深化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战略协作,拓展国际交流网络,推动沪粤及大湾区医疗协同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