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随意占用非机动车道,致使电动自行车通行受阻,这一长期困扰市民出行的交通顽疾近期在石碣镇迎来集中整治。此类行为不仅压缩了非机动车的行驶空间,更在实际通行中埋下安全隐患,极易诱发交通事故。针对这一现象,石碣交管部门自7月初起已展开专项治理行动,力求恢复非机动车道的畅通功能,重塑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记者近日随警深入明珠路、交代丰路及科技路等重点路段整治现场,实地观察到多处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非法占据的情况。部分车辆将出入口完全堵塞,有的横停于车道中央,更有货车在非机动车道内长时间停留卸货,原本狭窄的通行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导致正常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无法前行,只能被迫后退,转而驶入机动车道避让。现场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坦言:“原本在非机动车道上可以顺畅通行,可一旦前方被机动车堵死,又怕剐蹭,只能冒险并入机动车道,心里很没底。”这种被动混行的状况,已成为不少骑行者的日常困扰。
面对此类违法占道行为,执勤交警采取即时处置措施,通过交管系统迅速调取违停车辆信息并拨打电话,通知车主立即驶离。对及时响应并配合挪车的驾驶员,交警现场予以严肃批评教育,重申交通法规与安全责任;对拒不接听电话或超时未驶离者,则依法开具罚单,执行处罚程序。根据《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相关规定,机动车违反规定停放或临时停车,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以警告或二百元罚款。自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已累计查处此类违法行为近700宗,执法力度持续加强。
此次整治行动聚焦于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停车的突出矛盾,旨在破解因违法停车导致的交通效率下降与通行能力萎缩问题。机动车无序占道不仅迫使非机动车被迫变道,加剧机非混行风险,也显著提升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石碣交管部门已明确将延长治理周期,重点强化夜间违停高发时段的路面巡逻与管控密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做到劝导与处罚并重。同时,相关部门正推进技术手段升级,计划增设违停抓拍电子监控设备,在关键路段补充禁停标志、优化交通标线,通过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执法精准度,压缩违法空间,从根本上减少占道现象的发生。
未来,石碣镇将持续推进非机动车道环境整治工作,把“还路于民”作为交通治理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与执法机制,推动形成文明停车、规范通行的社会共识。交管部门呼吁广大驾驶员自觉遵守停车规定,共同维护安全、畅通、有序的城市交通秩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