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东莞市横沥镇逸颐艺舍博物馆内,泛黄的侨批、斑驳的募捐册与褪色战地照片组成历史长廊。"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此揭幕。展览由中国侨联与国家文物局指导,分"支援抗战""共赴国难""共卫和平""铭记历史"四大篇章,通过200余件实物史料,串联起1931至1945年华侨华人毁家纾难的壮阔史诗。玻璃展柜中,陈嘉庚号召南洋华侨捐款的《南侨总会通告》原件旁,女英雄李林烈士的手枪复制件沉默诉说着"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誓言。
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
旅法学者蔡伟明驻足在东江纵队名册前久久未动。"父亲的名字就在这里。"这位抗日老兵后代抚摸着展柜玻璃,"侨批里汇款数字背后是三千南洋机工的血肉之躯。"香港青年代表庄名章带领20余名莞港侨界青年穿梭展区,在"香港抗战物资转运路线图"前展开热烈讨论:"当年香港每三条舢板就有一条在偷运药品,如今我们更需握紧湾区融合的接力棒。"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现场导览时指出,展览首次公开了美洲华侨航空救国会的飞行训练档案,填补了侨史研究空白。
六级联动构建记忆矩阵
本次特展创新采用"双线+六级+巡回"立体模式。线下主展场设于横沥镇逸颐艺舍博物馆(地址:东莞市横沥镇彩霞路129号)及东城街道东侨智谷基地(新源南路新莞悦大厦1栋10楼),展期持续至10月31日,每日9:00-17:00开放。线上展厅同步登陆东莞市侨联官网(http://ql.dg.gov.cn/)及公众号,360度全景呈现展陈内容。全省六级侨联组织自上而下联动布展,从省级展厅延伸至村级活动中心,构建覆盖全省的抗战记忆网络。
市侨联现场宣布,自9月起将组织32个镇街的归侨侨眷分批次观展。后续计划联动中山大学等高校侨联联盟开展巡回展览,推动华侨爱国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持续深化"万里同心"的时代内涵。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