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松山湖天安云谷产业园的红绸落地瞬间,5G信号测试仪屏幕亮起满格——天安云谷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幕。同步揭牌的中海松湖林语服务站内,居民李女士刷开共享书房的门禁:"终于有地方和邻居共读!"这两大阵地以"产业+社区"双轨模式,破解基层治理的差异化难题。
产业阵地激活创新雨林
"政策计算器正在匹配您的需求!"天安云谷服务中心的智能终端前,创业者张伟输入"半导体材料研发",系统秒推三项补贴政策。该中心以"云创IN力"为引擎,整合AI与5G产业集群资源:技术孵化区配备光刻机操作模拟器,人才驿站滚动播放校企合作名录。园区党建指导员展示着"四维生态"架构图:"上周刚促成两家企业共享检测实验室,节约成本300万。"这种"热带雨林式"服务,正吸引37家高新企业入驻产业联盟。
邻里客厅重构社区基因
松湖林语服务站弥漫着咖啡与书卷的混合气息。四大功能区精准切中需求:"轻松部落"工作台散落着3D打印零件,家长带着孩子拼装机器人;"语众心长"议事区正讨论垃圾分类方案,社区书记用平板实时记录投票结果。最热闹的是"湖畔书香"角——退休教师王伯自愿排班管理,书架按"家庭共读书单"分区。"以前物业群吵翻天,现在矛盾在'共理客厅'泡杯茶就化解。"业委会代表指着文化长廊的居民公约墙,上方"阳光雨露幸福你我"的标语折射着晨光。
23个末梢织密服务网络
党群工作部部长翻开片区地图:2022年划分的四大片区,如今已延伸出23个服务末梢。北部片区的产业园党总支刚接入"云创IN力"系统,生态园住宅区正复制松湖林语模式。"双阵地只是起点,"他指向规划沙盘上的光点集群,"年底前将新增8个站点,让政治引领与服务触角直抵每个园区角落。"此刻服务站露台上,企业家与居民代表共植石榴树苗——这株象征"党建同心"的植物,将在产业与社区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