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的虎门高铁站,十组亲子家庭身披绿色志愿马甲集结于进站口。志愿服务站站长手持安检仪演示器,金属探测头扫过卡通水杯时警报骤响。"这是行车安全的第一道盾牌。"孩子们踮脚触摸X光机传送带,站长同步拆解验票闸机红外感应原理。当队伍移至"小虎服务台",急救药箱与轮椅设备引发好奇问答,候车厅电子屏跳动的车次信息被解读为"高铁的脉搏"。
实践环节在安检通道展开。九岁男孩陈宇接过扩音器,稚嫩嗓音穿透人潮:"请提前备好身份证有序通行!"母亲在旁协助指引旅客扫码,母子组合化解三波客流高峰。二楼候车区,扎羊角辫的女孩轻拽旅客衣角:"叔叔请看好小朋友别靠近黄线。"服务台前,孩子们跟随志愿者应答问询,将"洗手间方位""检票时间"等高频问题背得滚瓜烂熟。活动负责人注意到,原本拘谨的儿童经过七次实操后,已能独立完成引导流程。
活动尾声,高铁站轮廓涂色卡铺满休息桌。二年级学生小宇将安检仪涂成湛蓝色:"它像盾牌保护大家。"家长微信群随即弹出三十张彩绘作品——站台雨棚被添上彩虹,志愿者徽章闪着金粉。这些画作将成为下期应急演练的教具。
作为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该活动将延续三期。社工翻开计划簿透露:八月将增设高铁发展史长廊讲解,九月安排模拟火灾疏散演练。365天不打烊的志愿服务站,正借亲子纽带将安全基因植入城市文明脉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