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中的江湾镇车行桥工地,钢筋骨架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凤岗镇党委书记拾级走上临时栈桥,指尖拂过桥墩铭牌上"东莞援建·2024.07"的凹刻——这是700万元计划外资金浇筑的民生工程。6月末的考察首站,代表团在刚落成的全倒户安置楼前驻足,苗族阿婆龙玉花捧着印有"万家福"的东莞家电礼包,阳台晾晒的瑶族服饰旁,悬吊着凤岗商会捐赠的应急灯。十公里外,重阳镇的柠檬种植基地已扩至两千亩,冷链车正装载凌晨采摘的鲜果,车身上的"凤武农产直通车"字样还沾着露水。
九群小学旧址的改造车间里,分拣工梁春燕将紫茄码进泡沫箱。她身后二十台东莞捐赠的冷柜嗡嗡作响,指尖划过的记账本显示:五月工资4876元,这是她返乡就业后第七次突破四千。"校舍变车间不止盘活闲置资产,"镇长拾起传送带上的监测标签,"更让八十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此刻电子屏正跳动着林下经济数据:江湾镇的灵芝大棚年产值破百万,而东莞手表企业在当地组装的机芯,正通过"闲时加工"模式装进三十位农妇的钱袋——每月增收的红线定格在2000元整。
韶关高新区会议中心的签约台前,猿界云计算CEO的钢笔在八十亿投资协议上划过。大屏幕同步播放着北京服务器的运行实况:五万P算力集群的虚拟投影中,武江区的地貌被解构成数据流。"这些机柜将装满二十个标准机房,"帮扶干部翻开招商日志,"十二家生态企业组团考察的破冰之旅,始于凤岗干部常驻京津冀的六百个日夜。"凤武产业合作园的沙盘此刻泛起蓝光,"反向飞地"模型里,东莞企业的研发中心与武江生产基地通过光缆紧密咬合。
暮色漫过重阳卫生院时,骨科诊室的无影灯骤然亮起。凤岗捐赠的关节镜在石膏模型上投射出光斑,帮扶医生陈立的手掌抚过崭新的牵引架——三十万元设备专款打造的这间诊室,今日接诊了第七位腰椎患者。图书室的"风度书房"专区,东莞捐赠的绘本被孩子的小手摩挲得卷边,书架下方"圆梦助学"的名单又添了三个新名字。当代表团将党建结对牌匾交到十六位村支书手中,江湾镇新落成的人行桥亮起夜灯,桥面光影里流动着九载帮扶的年轮:从第一车救灾物资到八十亿算力矩阵,从校舍车间到云端机房,凤武协作的密码早已刻进武江的晨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