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启动"百千万·莞一夏"公益行动 织密"一老一小"关爱网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27 10:23:34
 
  6月26日的市会议中心,大屏上跳动着2024年的温暖数据:3.78万场活动、150万人次受益、39万"小候鸟"绽放笑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指着地图上密集的红色标记:"每个光点代表一个村(社区)活动点,今年要覆盖全市587个典型社区。"这份《2025"莞一夏"实施方案》背后,是东莞作为"双万城市"对流动人口家庭的特有关切——暑假期间,全市将有超过50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看护真空"。
 
  市教育局的汇报PPT展示着创新举措:在长安镇某社区,"四点半课堂"延长至晚八点;松山湖试点"老幼共托"模式,让祖孙同堂学习智能设备使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的"候鸟研学营",已收到3200份预约申请。
 
  在茶山镇超朗村党群服务中心,社工小陈正调试新安装的VR科普设备。"这是我们为'科技莞一夏'准备的秘密武器,"她展示着课程表,"周一到周五分别是机器人编程、非遗扎染、急救培训、亲子阅读和社区探访。"这份精心设计的"暑期课表",源自全市23个部门联合制定的《服务资源清单》——市科协提供科普大篷车,市文联输送艺术导师,市红十字会培训急救员,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社会评单"的闭环。
 
  更系统的保障在幕后搭建。市委社工部负责人翻开台账:已培训2300名暑期专项社工,筹集善款580万元,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将延长开放至21时。"我们特别关注产业工人聚居区,"他指着厚街溪头社区的方案,"那里开设的'车间子女托管班',能让父母在厂区监控随时看到孩子。"
 
  "这不是简单的暑期托管,而是城市与未来的对话。"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专家在论证会上指出,东莞每服务1名"小候鸟",相当于维系3个产业工人的稳定就业。数据佐证了这一判断:2024年参与活动的家庭中,89%表示"更愿留莞发展"。
 
  市文广旅体局的文旅融合计划更具前瞻性:组织"小候鸟"拍摄《我眼中的东莞》微纪录片,策划"爸妈的车间"亲子开放日。在会场角落,两名来自湖南的初中生正体验3D打印东莞地标,"我们想把这座爸妈奋斗的城市,装进毕业纪念册。"
 
  会议结束时候,大屏切换到实时报名数据:首日已有214个社区完成课程排期,37家企业捐赠物资到位。那些即将在社区活动室亮起的灯光,那些穿梭于博物馆与车间的小小身影,正在编织东莞特有的夏日叙事——在这里,季节性的民生服务,正升华为城市与建设者的深情契约。从托管服务到情感纽带,从暑期活动到城市认同,"莞一夏"的温暖方程式,正在千万人口城市写下最优解。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