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15时,市人民医院西门施工围挡内,地表温度飙至56℃。当中交华南局的四川工人王勇放下液压破碎镐,汗湿的后背突然触到冰凉——市总工会干部老陈正将整箱带霜糯米糍塞进他怀里。"箱底有冰袋!"老陈嘶吼着盖过强夯机轰鸣。王勇剥开果壳,汁水滴在反光背心的"百日攻坚"字样上,紫红果肉与黝黑皮肤形成强烈反差。
工地临时指挥部的温度计红线触顶,慰问团成员却扎进钢筋丛林。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副主任张莉的皮鞋陷进软化沥青,她将荔枝箱放在未铺装的路基上:"这条路通车时,大家要回来走首班车!"百余名工人暂停作业的十分钟里,荔枝壳在安全帽里堆成小山,某工长把三颗桂味塞进工具包:"今晚和娃视频显摆下。"
工地东侧环城路早高峰监控屏前,项目总工周振华用激光笔圈出堵点:"今早急救车在这卡了18分钟。"电子流量图显示:人民医院日均车流超1万辆次,万道路交叉口峰值排队达1.2公里。此刻慰问团脚下,正是未来三层立交的桩基位置——7月将完成的地下分流通道,可截留30%就诊车辆。
最艰难的攻坚在急诊科门前。中铁广投工人老刘指着刚浇筑的急救专用道:"这200米要穿越三条管线。"六月暴雨曾让基坑变成泥潭,他们用防水布搭成临时雨棚连续浇筑32小时。慰问团带来的无人机升空拍摄:新铺设的导流带如同灰色动脉,正将原停车场改造为即停即走区。当张莉将荔枝递给满手水泥的老刘,他憨笑着摊开手掌:"等我洗个手,别糟蹋好东西。"
材料堆放区阴凉处,中建五局技术员小杨正用冰袋给手机降温。"箱里冰袋别浪费!"他招呼工友拆出七袋塞进测温仪外壳——混凝土养护温度监测设备因持续高温多次死机。项目进度表显示:离"7月初见成效"只剩五天,最后三百米综合管廊安装进入冲刺。
慰问车辆驶离时,夕阳将立交钢骨架染成金红。工人老赵把荔枝箱绑在挖掘机驾驶室后座,箱体贴着"至重庆丰都"的快递单。手机镜头里,妻儿笑容与身后工地同框,微信语音外放:"爸通车时带鲜荔枝回来,我们要吃没冰袋捂过的!"振动夯的轰鸣中,那些随荔枝送达的期待,正化作夜班工人额角的汗珠。
当明月升起,未拆封的荔枝箱在工棚泛着凉气。凌晨的浇筑现场,混凝土泵车长臂如虹,而箱底的冰袋正守护着次日清晨的甜蜜慰藉——这场与高温赛跑的交通突围战,终将在荔枝香中迎来破晓。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