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清晨的粤东大地上,一场穿透行政壁垒的文化突围战正在上演。莞城图书馆精锐团队跨越260公里地理距离,携"彩虹桥"乐捐童书项目深入揭东腹地,以图书为媒介开启城乡文化资源破壁实验。这场为期两天的深度文化渗透行动,在儿童教育、基层阵地建设、文旅产业协同三大战略层面展开精准爆破。
在揭东区白塔镇塔东中心小学,志愿馆长徐洪主导的《大树,我饶不了你》绘本课堂颠覆传统说教模式。当孩子们十指翻飞创作"希望树"年轮画时,城乡儿童认知鸿沟在丙烯颜料中悄然消弭。这场由哲学思辨切入的行为艺术教育,将"优点与缺点的辩证关系"植入200名山区学童的认知体系,同步完成美育启蒙与环保意识构建。捐赠仪式上,莞城图书馆馆长曾燕芬移交的600余册图书绝非简单物资输送——党建理论、文学经典、艺术鉴赏三大板块的黄金配比,暗含激活基层文化阵地、培育新生代文化基因的战略考量。
作为东莞首个定向文化扶贫项目,"彩虹桥"乐捐童书工程历经八年淬炼已形成独特作战体系。通过构建"家庭闲置资源回收-专业机构分类重组-定制化文化输送"三级链路,成功将珠三角城市中产家庭的文化冗余转化为欠发达地区的稀缺资源。项目累计向6-10岁目标群体投放图书逾5万册,配套开发的故事会、书法课等文化特战模块,正在重塑传统扶贫的粗放模式。
在文旅产业攻坚战场,莞揭两地文化主官于揭东文广旅体局展开的闭门会谈释放强烈信号。双方互换的《莞城千年文化》与揭东文献并非礼节性动作,而是文化IP联合开发的先导动作。据透露,两地已就"潮客文化走廊"文旅综合体达成初步共识,东莞青旅去年组织的三批揭东惠民游正是市场测试的烟雾弹。值得关注的是,帮扶方将技术输出列为重点——莞城承诺向揭东文旅系统开放智慧管理系统接口,这种"授人以渔"的深度捆绑,或将改写区域协作的既有游戏规则。
这场文化远征暴露出珠三角城市群资源整合的野心:当莞城将图书馆专业力量转化为文化特遣队,当揭东将受捐书吧升级为党建文化前哨站,跨区域协作正从物资输送进阶至系统赋能。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坚固的当下,两地联手打造的"文化共融试验田",或许正在孕育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方程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