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机轰鸣声与园林设计图在科苑城产业园区交织,占地18.4公顷的生态综合体正以"基建狂魔"速度改写产城界面。塘厦镇工程建设中心最新披露,这座集6公里智能步道系统、空中观景矩阵与产业服务中枢于一体的健乐公园,将于七月亮出全貌,剑指东莞新型城镇化示范工程。
施工现场的工程总监向记者展示三维建模:3361米透水混凝土主园路构成产业人流主动脉,2558米次园路毛细血管般延伸至12座装配式休憩亭廊。两座装配式公厕采用负压除臭系统,与两处钢结构观景台形成服务半径300米的全覆盖网络。最吸睛的1.2公里架空栈道系统采用耐候钢与碳化木复合结构,凌空串联起产业园、东莞三甲医院新院区及人才社区,实现"工作台到观景台"的八分钟通勤革命。
规划图显示,该项目嵌在青峰路与蛟坪大道黄金交叉点,18.4公顷绿肺为周边12家高新企业、3所国际学校及5个万人社区输送生态红利。镇工程建设局负责人直言:"这不是传统意义的市政配套,而是产城融合的神经中枢。"公园地下预埋的5G物联网管廊,未来可对接园区企业的环境监测、产品展示等智慧应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该工程暗藏"海绵城市"升级版方案。绿化工程负责人透露,18万平米植被选用60%本土耐旱植物,搭配雨水花园与下凹式绿地,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5%。"我们正在测试光伏板与垂直绿墙的集成模块,目标是把公园变成会发电的生态处理器。"该技术若验证成功,将成为大湾区首个近零碳公园范本。
塘厦镇委书记在项目督导时强调,这个投资2.3亿元的公园本质是生产力载体。据统计,周边地块估值已因公园建设上涨23%,科苑城产业园区企业招聘难度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当记者追问建设周期时,施工方亮出"黑科技":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技术,使土方工程缩短30天;BIM技术将管线碰撞率控制在0.3%以下,避免返工损耗。
夜幕降临时,工地亮起5G塔吊灯群,这座被产业精英和周边居民日夜关注的生态地标,正在用钢构碰撞声谱写产城融合新乐章。随着七月亮相倒计时启动,塘厦的产城方程式或将迎来颠覆性解构——当流水线遇见樱花径,当研发楼连接观景台,一座公园正在重新定义现代产业园的生命维度。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