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法院对口援藏30周年之际,东莞第三人民法院法官罗磊以3220公里跨越山河的司法担当,在雪域高原书写新时代援藏答卷。从商标侵权纠纷的泥泞山路调解,到构建审判质效提升机制,这位广东法官用专业与热忱为"老西藏精神"注入鲜活注脚。
在海拔3300米的波密县,罗磊带领知识产权团队完成了一场"车轮上的司法突围"。6家润滑油商户侵权案调解现场,这位戴着高原红脸庞的援藏法官,以"侵权必究、规范经营"的法治铁律,促成商户当场赔付品牌方经济损失。当藏地商户扎西捧出与获奖赛马的合影致谢时,罗磊深知:司法公信力已如格桑花般扎根雪域。
审判质效攻坚战在巴宜区法院悄然打响。面对年均千余案件的审判压力,罗磊独创"错题本"式发改分析机制,将42份问题裁判文书提炼成审判指南。2024年底数据显示:案件发改率直降3%,初任法官杨惠雁感叹:"他让我们从'单兵作战'升级为'智慧集群',疑难案件三步审查法就是我们的办案北斗。"
当318国道扩建工程遇上法律风险,罗磊亮出"法治体检表"新招。36个风险监测点覆盖工程项目全周期,联合住建、人社多部门开展"法律巡诊",为林芝12个重点项目开出17份风险提示函。车载流动法庭穿越藏寨经幡,2000余册汉藏双语普法手册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高原新共识。
"援藏不是一个人的远征,而是法治火种的传递。"罗磊在车载法庭颠簸中向记者透露,东莞法院已投入120万元建成标准化法警训练场,智力与物质的双轨援助正构建粤藏司法协作新范式。藏族法官桑吉卓玛评价:"他把广东速度融入西藏温度,让正义在雪域有了新的刻度。"
从商标维权到基建护航,从审判革新到民族共治,这位援藏法官用"老西藏精神"破解"高原司法密码",在祖国边陲刻下新时代法治援藏的深重印记。当车载法庭再次驶向云雾缭绕的色季拉山,罗磊的援藏日志仍在续写——那里有更多等待司法的马背和经幡。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