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唯一公立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日均千人次接诊量的背后,暴露出城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交通硬伤。在2025年东莞两会上,四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提案直指该院"最后一公里"交通困境,将这一民生痛点推向舆论焦点。
调查数据显示,对比珠三角其他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平均13条接驳线路的配置,东莞七院仅靠1条临时接驳线路支撑的现状堪称"交通孤岛"。750米步行距离、缺失的人行通道、20分钟以上的候车间隔,这些数字背后是特殊患者群体实实在在的就医壁垒。当全省14个地市实现"3分钟步行圈"覆盖时,东莞精神卫生服务的可达性短板显得尤为刺眼。委员提案给出的解决方案直击要害:构建"全市一张网"公交体系,通过核心区快线、枢纽专线、院际动脉三级网络重构就医动线。其中"免费就医专线经停32镇街社区医院"的设想,既破解了跨区域就医难题,更暗合国家卫健委"服务年"战略中"填平补齐服务体系"的要义。智能公交系统动态调度、无障碍接驳通道建设等细节设计,则彰显出对特殊群体的人性化关怀。
莞讯网观点: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应止步于医疗技术的提升,就医可达性同样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当一座城市的公交网络能够温柔托起最脆弱群体的就医之路,这才是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应有的温度。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