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东莞两会现场,一份直指基层治理沉疴的提案引发关注。东城政协小组在《关于推进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建议》中揭露:在"数字政府"建设浪潮下,东莞基层仍深陷"表格抗疫"式困境——7支巡查队伍分属不同系统,12个政务APP各自为战,网格员日均处理5类重复工单已成常态。
调研数据显示,某社区综治中心同时运行着综治网格、城管巡查、安监排查等7套独立系统,日均产生重复数据录入达43%。"就像让一支足球队同时踢五场不同规则的比赛",提案执笔人用犀利比喻直指症结:多头管理导致行政资源空转,数字化反而加重基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提案开出三剂猛药:将"七龙治水"整合为全域综合网格队伍;依托市智慧网格系统打造治理"超级中台";建立权责负面清单制度。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要求职能部门开放底层数据接口,将现有32个垂直系统整合为统一工作台,预计可减少基层70%重复劳动。值得关注的是,提案特别强调"技术治理"与"制度治理"双轮驱动。在东莞某试点街道,通过厘清19个部门178项权责边界,配合智能工单分派系统,事件处置效率提升210%。这为破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治理悖论提供了实证样本。
莞讯网观点:数字化转型绝非简单的系统堆砌,更需要刀刃向内的制度重构。当"一网统管"真正实现数据穿透行政壁垒,基层减负才能从口号变为实效。这场治理革命既考验技术整合能力,更检验破除部门利益的改革决心。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