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百利行服务在管小区盈滨绿领服务中心联合东坑镇草塘社区,在小区正大门岗保安亭完成首台AED设备配置。此举标志着该小区正式纳入东莞市"4分钟社会救援圈"网络,为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构筑起生命救护前沿阵地。
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单位,该小区AED安装位置经过周密论证。保安亭地处主干道交叉口,日均人流量超2000人次,设备取用半径覆盖整个居住区。"从任意楼栋步行至此处均不超过90秒,确保黄金救援时效。"百利行服务负责人现场演示设备操作时强调。
"以前只在影视剧里看过这种设备,现在家门口就能用上,安全感倍增。"业主李女士在观摩急救演练后表示。社区工作人员同步开展CPR+AED联合培训,通过模拟实操帮助居民掌握急救技能。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54.4万例,其中90%发生在医疗机构外。而AED作为唯一能在院前实现心脏电除颤的便携设备,可使抢救成功率提升47%。今年初,东莞市将此类设备布点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清单。
"我们将以点带面推动全域覆盖。"东坑镇卫健部门负责人透露,年内将在辖区12个住宅小区、3个商圈广场增设AED终端,同步构建"15分钟急救响应网络"。目前,盈滨绿领小区正筹备成立由物业骨干、党员业主组成的"急救先锋队",并通过"线上慕课+线下实训"模式持续提升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这种"硬件+软件"的双轨模式,正是东莞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创新实践。随着更多应急设施的社区化布局,这座制造业名城正逐步实现从"平安城市"向"韧性城市"的转型升级。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