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报告厅内座无虚席,200余名高中生沉浸在一场关于星辰大海的科普之旅中。这是由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主办、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中大科普——心怀航天,种梦修远”系列校园科普活动的第8场。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张锦绣教授以“大学教师视角下的专业与行业——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例”为题,为学子们揭开了航空航天领域的神秘面纱,点燃了他们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热情。
讲座伊始,张锦绣教授并未急于展开宏大理论,而是从自身科研经历娓娓道来,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他借助生动的视频资料,系统勾勒出空天科技载体的创新发展路径,将抽象的技术演进变得可视可感。当介绍到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生微纳卫星协会为校庆献礼、自主设计并参与发射卫星的案例时,那份属于航天人的执着情怀与青春担当,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学子的心弦。张教授并未停留于成就展示,而是深入产业前沿。他清晰剖析了当前卫星产业链的发展格局,特别是解读了大湾区卫星及应用产业链的空间布局蓝图。结合学院倾力打造的六大科研平台与研究方向,张锦绣为高中生们描绘出一条从课堂通往星空的现实路径——从智能卫星制造、空间机器人研发到充满科幻色彩的未来飞行汽车,他以其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将华南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具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热情地向东莞学子发出邀请,鼓励他们未来投身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
讲座进入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活跃。学子们纷纷就专业选择、未来挑战、技术瓶颈等抛出心中疑问。张锦绣教授耐心倾听,一一给予细致解答,并真诚寄语青年学子:选择专业方向应立足自身兴趣与志向,唯有热爱方能支撑长远的探索。作为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公益科普品牌,“中大科普”持续联合中山大学各领域的知名学者,聚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致力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高深知识融入青少年教育。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活动落地的生动实践,更在莞邑学子心中悄然播撒下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种子。随着“心怀航天,种梦修远”系列活动的持续深入,东莞正以科技之光,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照亮他们通往创新未来的成长之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