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一家名为“快塑网”的橡塑B2B电商引起行业关注,这家成立仅10个月左右的橡塑B2B电商对外宣布单月交易额破40亿元并获得3亿元B轮融资,成为B2B行业的一匹黑马。然而,多名业内人士的爆料则揭露了这家橡塑B2B电商的另一面:撮合交易靠收集底单冲交易额、自营业务靠补贴提升、蹊跷的夜间交易情况、关联公司在线下的塑料贸易中因为违约问题官司缠身,高达3亿元的B轮融资更是被指水分很大。
不认可撮合模式的平台却提供撮合服务
根据“快塑网”的官网介绍,“快塑网”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自营和撮合相结合的化工橡塑行业B2B电商平台。然而,这家宣称提供撮合交易服务的电商平台,其CEO郭坚晖却并不认可撮合交易模式。
“快塑网”CEO郭坚晖在主题为《快塑网CEO郭坚晖: 互联网将如何改变橡塑分销行业》的发言中表示橡塑B2B并不适合采用撮合交易模式
2014年11月,在卓创资讯主办的“聚烯烃行业高峰论坛”上,“快塑网”CEO郭坚晖在主题为《快塑网CEO郭坚晖: 互联网将如何改变橡塑分销行业》的发言中表示橡塑B2B并不适合采用撮合交易模式,声称“O2O才是未来方向,传统B2B摆摊、撮合,不适用于橡塑大宗商品市场”。让外界不解的是,就在郭坚晖发表此番言论不久,“快塑网”就上线了“淘塑市场”开展撮合交易业务。
CEO郭坚晖已经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橡塑大宗商品市场不适合撮合交易,为何“快塑网”还会提供撮合交易业务呢?一位熟悉内情的投资人分析,衡量一家B2B平台价值高低的主要核心指标是看它的交易额,虽然“快塑网”CEO郭坚晖并不认可撮合交易模式,但“快塑网”却需要利用撮合交易业务来提升平台的交易数据,进而吸引投资机构的关注。
于是,为了吸引投资,并不认可撮合交易模式的“快塑网”也开展了撮合交易业务。试想一家抱着融资的目的开展撮合交易业务的B2B平台,能踏踏实实去做撮合交易业务吗?
单月40亿?疯狂收集底单刷撮合交易量
2015年9月2日,一篇题为《快塑网:单月交易额破40亿 创B2B大宗塑料行业纪录》的文章引起行业关注,文章报道了“快塑网”8月份单月交易额突破40亿元的消息。没错,就是这家并不认可撮合交易业务的“快塑网”,做出了单月交易额40亿元的惊人业绩,其风头直逼全盛时期的一亩田。
但这个看上去很美的业绩却经不起考验,多名业内人士表达了对“快塑网”交易额的质疑。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塑料贸易商透露,8月份大宗商品行情较差,行业整体成交惨淡。“快塑网”7月份向外界公布的单月交易额是26亿,8月份在行业惨淡的背景下这个数据翻了将近一番,引发众多业内人士质疑。
“快塑网”7月对外公布的自营+撮合交易额是26亿,在行业惨淡的8月,“快塑网”对外公布的8月交易额达到40亿元
“快塑网”40亿元的单月交易额是如何得来的呢?业内人士分析,“快塑网”快速做大交易额的方式就是两招,第一招是靠收集底单刷撮合交易量,第二招是靠高额补贴提升自营业绩。
前文提到,“快塑网”高层并不认可撮合模式,其平台做撮合交易业务目的是刷交易额以吸引投资,其做法就是通过高层及业务员关系向上下游收集底单作为交易凭证,短时间内做出漂亮的业绩。对于收集来的虚假底单,“快塑网”根据交易量,给予业务人员4元/吨的提成。在笔者获取的“快塑网”业务员与贸易商的QQ聊天截图里,可以看到“快塑网”业务员向贸易商收集底单的对话,还有“快塑网”业务员在QQ聊天里公然声称撮合交易就是收集底单。显然,“快塑网”收集来的这些底单都是交易双方自行在线下完成的,并没有使用“快塑网”平台提供的撮合服务。
上海一位塑料贸易商证实了这一说法,称“快塑网”的高层和他们打过招呼,让他们把平时和别人交易的底单也给到“快塑网”,由于关系较好,他每个月都要给“快塑网”近两千万的底单。
自营业务靠千万补贴提升业绩
自营业务是“快塑网”的重心所在,为了提高自营业务的业务量,“快塑网”给上下游客户提供高额补贴,进而刺激自营业务交易量快速增长。
8月中旬,“快塑网”在官网宣布启动千万物流补贴,凡使用“快塑网”协议物流供应商配送或储存的客户,即可获得每吨5~35元不等的物流优惠。其实“快塑网”的物流补贴早在7月初就已经开始进行,客户通过“快塑网”平台交易,使用“快塑网”的物流配送系统,即可享受物流补贴,通过启动物流补贴,“快塑网”自营业务取得一定幅度的增长。
“快塑网”通过补贴刺激自营业务量提升
一位熟悉内情的贸易商表示,从他的观察来看,“快塑网”的自营业务非常依赖补贴,自营平台每售出一吨货会给上游和下游客户各30元/吨的补贴,或者通过补贴仓储的方式让客户打款到“快塑网”账户,也就是说,支撑“快塑网”自营业务的其实是平台提供的高额补贴,而不是平台的服务水平。
某电商专家分析,“快塑网”的补贴都是在向与平台没有粘性的人群发放,这样补贴的后果就是平台有补贴客户就来,平台没补贴客户都流走了,客户粘性很低。靠补贴拉动业绩做法在O2O领域已被证明并不可行,已有多个O2O平台因烧钱过度陷入难以为继的局面。对B2B平台来说,靠补贴拉动业绩也难以持续,因为资本是B2B平台非常紧缺的资源,这样烧下去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一定会发生。
托比网文章分析称大规模补贴模式并不适合B2B平台
“快塑网”平台深夜仍在进行交易
“快塑网深夜也能进行交易付款?”,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华东地区的一个塑料贸易商。他在8月9日晚上登陆“快塑网”浏览资讯的时候,竟然发现“快塑网”在深夜也在进行交易。
熟悉橡塑贸易的人都知道,像橡塑贸易这种大宗商品交易,走的是对公转账,由于数量大、价格高,考虑到付款安全和交易成本的问题,一般都会安排在工作日白天进行,在深夜还进行交易付款,是极其罕见的行为。
“快塑网”平台深夜仍在进行交易的截图
“快塑网”平台深夜仍在进行交易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因为考虑到用户购买习惯、预防跨行无法及时到账、发货(即使晚上交易,也要第二天才能发货)等问题,通常橡塑电商晚上都不会进行交易。业内人士表示,下午五点多以后公司财务和交易人员都下班了,公对公业务不再进行,即使客户打款过来,公司也无法出账,因此只在工作日白天交易时段内进行公对公业务,无法理解为何“快塑网”在深夜还在进行交易。
3亿融资谁在买单?
作为新近窜起的一家橡塑B2B电商平台,“快塑网”由一家传统的塑料贸易商转型而来,有自己线下的业务,但由于经常毁约,在行业内名声并不好,与上海中宣、上海四合、武汉天宇等塑料企业都曾产生过纠纷。
外界对“快塑网”的质疑除了其注水严重的交易额,还有其在2015年7月公布的高达3亿元的B轮融资额,查阅过往报道可知,2015年1月“快塑网”获得光速安振数百万美金融资,时间仅仅过去半年,融资额就翻了十几倍,在令人感叹其扩张迅速的同时也不禁怀疑其中水分。
据接近“快塑网”的业内人士透露,“快塑网”真实的B轮融资金额不到1千万美元,如果消息属实,则其宣布的融资额比真实金额高出6倍之多。“快塑网”做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外界无法核实其具体的融资金额,但根据其官方消息,“快塑网”最快将于12月在新三板上市,届时外界能通过第三方审计或IPO招股说明书了解真相。
至此,一家官司缠身的传统贸易企业借着互联网大潮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业务模式、发展方向无一明确的情况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通过大肆搜集水单、虚假交易、虚报融资额,做出了一份漂亮的业绩单,然后继续击鼓传花寻找下一轮风投,最终把公司包装挂牌新三板,让所有投资者花钱埋单欣赏这昙花一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