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上半年公共预算收入253.8亿元 同比增长8.7%
8月26日,东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市财政局长罗军文向大会报告东莞市2014年决算草案和201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8亿元,增幅有所放缓;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亿元,完成预算43.9%。
■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增8.7%
上半年东莞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8亿元,同比增长8.7%,完成年初预算49.1%,慢于时序进度0.9个百分点,实现了平稳增长,在珠三角七市中排名第五,高于佛山和广州。
上半年,税收收入187.4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自2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回升。同时,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3.8%,收入质量位居全省第五。
制造业对税收贡献度大
上半年,在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带动下,制造业税收实现了平衡增长,增值税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8.2%,发展势头良好。受此影响,上半年全市增值税地方收入同比增长11.5%,增收额占税收增收总额超九成,对收入贡献度大。
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67.5%
上半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6亿元,减收62亿元,下降59.9%,主要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东莞市土地交易市场冷淡,造成土地出让收入较大幅度减收。上半年,东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30.1亿元,同比减收62.5亿元,下降67.5%,完成年初预算22.5%,慢于时间进度27.5个百分点。
■支出
上半年市本级财政支出
教育、社保、环保居前列
14.4亿
教育支出
用途:拨付民办学校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3.2亿元,民办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补助经费0.3亿元,民办教育专项资金0.1亿元。
11.6亿
社保和
就业支出
用途:拨付养老保险市财政补助资金5.5亿元,农(居)民、职工、在莞就读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市财政补助资金1.9亿元;拨付创业资金小额贷款专项资金0.5亿元;拨付市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等底线民生支出1.1亿元。
11.1亿
节能环保支出
用途:拨付两高一低造纸企业奖励专项资金9.9亿元。
10.7亿
城乡社区支出
10.3亿
交通运输支出
7.4亿
科学技术支出
5亿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市财政局分析
虽然东莞工业基础较好,相关主体税种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但是就目前而言,全市仍然面临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市财政收入增幅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
造成这种情况,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部分主要税收行业税收不理想;二是“营改增”扩面,部分行业减收明显。三是减免和清理地方非税收入将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收支问题
报告称,上半年,财政收支仍存在一些问题。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受房地产、住宿和餐饮等税收行业调整影响,上半年收入进度慢于序时进度。同时,随着“营改增”扩围、涉企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减征或免征政策不断深入,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目标面临较大压力。
另外,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收支矛盾进一步突出,随着轨道交通R1线首通段、截污次支管网、粤海产业园、长安新区、水乡片区统筹发展等重大项目的推进,财政资金在基建支出方面需求大幅增加。
此外,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个别镇街甚至出现了财政运转困难。
“三公”决算公开范围要扩大
■改革事项
报告提出将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1.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加强对镇街财政运转情况的调研,适时调整镇街债务风险的考核办法。
2.推进决算信息公开,扩大部门决算和“三公”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要求公开因公出国(境)团式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
3.强化对“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及早谋划“十三五”期间科技产业政策,研究制度新的配套政策。扩大科技金融产业整合试点,丰富政策手段,通过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银行、租赁公司、担保机构、保险等金融资本投入东莞市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
4.严格落实2015节能减排示范建设行动计划。
■审计情况
应征未征污水处理费6000多万
会上,市审计局局长杜沛游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东莞市201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出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个别重点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够合理,有一些预算项目执行率偏低;部分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财政,有些收入未纳入部门预算,也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有1163.1万元国有资产运营收益未及时上缴财政,有986.5万元国有企业经营收益没有列入预算反映,还有个别企业未按规定程序转让资产。
污水处理费征管力度欠缺,应征未征污水处理费6247.41万元。部分村级供水厂存在无证收费,未使用财政票据收费,未按规定用水量计征潜水处理费,违规减免征收3家企业污水处理费54.8万元。
■相关
镇街“三公”支出
年内适时公开
公开内容方式不受限制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根据《2015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各镇街将于年内适时公开“三公”预算信息。由于今年是镇街公开预算信息的第一年,考虑到镇街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及公开经验不足等情况,市财政局于近期将《镇(街)财政预算公开指导方案》下发至各镇街。从公开的流程、公开的内容、公开的主体、公开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对镇街预算信息公开提供指导。
上述负责人透露,目前,各镇街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需要公开的预算信息进行准备和核对,确保公开的预算信息准确无误。此外,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预算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将由镇街自行决定。
CPI环比上涨0.1%
东莞7月份的CPI数据显示,东莞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8%,累计上涨1.0%。
与上月比,受服务项目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带动7月份东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具体来看,7月非食品价格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1%。
调查资料显示,7月环比价格受季节性影响明显:一是本月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旅行社收费价格上涨7.3%,飞机票价格上涨25.6%;二是本月蔬果及水产品供应充足,干鲜瓜果价格下降5.5%,虾蟹类价格下降6.4%。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3升4降1平”。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上涨0.6%;食品价格下降0.5%,衣着价格下降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1%;烟酒价格持平。
与上年同月比,7月份东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4%,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服务)同比价格“6升2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4%,烟酒价格上涨2.3%,衣着价格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0%。年末综合预算收支结余约41.9亿元
东莞年度审计报告出来了。
昨日会上,市审计局局长杜沛游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东莞市201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对东莞市201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还延伸审计了部分重点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杜沛游说,审计结果表明,全年实现综合预算收入730.6361亿元,完成预算的108.11%;综合预算总支出728.0101亿元,完成预算的103.80%;2013年结余39.2亿元,加上2014年的730多亿元,去年决算总计769.9亿元,减去2014年总支出,年末综合预算收支结余41.8586亿元,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市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得到较好完成。
杜沛游也指出,审计中还发现了其他六方面问题。具体包括有财政预算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完善、污水处理费征管力度欠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有不达要求、政府投资工程绩效有待提高及部门单位财务管理欠规范。
【人大建议】
创新绩效审计方式方法盘活资产存量
在对《审计工作报告》所作的初审报告中,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何伟光说,从审计结果和工委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市的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在不断完善,但部门预算执行及财务管理不规范、一些财政政策性扶持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预算绩效管理仍需加强等问题仍然存在,有些问题整改效果不明显,应当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何伟光建议,要加强国资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如,进一步厘清部门责权范围,避免造成政府国资管理缺位,资产家底不清,加强分析和调查,揭示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行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逐步整合现有国企和资产,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进一步盘活现有闲置资产,有效增加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入。
在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上,何伟光建议要创新绩效审计方式方法,盘活资产存量,加强对预算执行单位和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监管,通过绩效审计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和审计实效。
【审计中发现的六大问题】
财政预算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个别重点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够合理,有些一般预算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部分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财政,有些收入未纳入部门预算,也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国有资产监管不完善
有1163.1万元国有资产运营收益未及时上缴财政,有986.5万元国有企业经营收益没有列入预算反映,还有个别企业未按规定程序转让资产。
污水处理费征管力度欠缺
应征未征污水处理费6247.41万元;部分村级供水厂存在无证收费、未使用财政票据收费、未按规定用水量计征污水处理费;违规减免征收3家企业污水处理费54.8万元。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有不达要求
有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专项资金资助共92.25万元;有27个项目未经验收,但获全额资助;有137辆获财政补贴的LNG车辆未能及时投入营运。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有待提高
有些工程项目发包不合规;有个别合同多计服务费;还有些工程因违法用地等造成工程损失浪费,受征地、迁改滞后等影响增加工程投资。
部门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欠规范
部分预算执行效果较差,接受审计的5个部门均存在部门预算执行率低的情况;有个别部门专项预算资金被用于其他支出;相关部门对水资源和医疗废物处置等费用收取监管不到位,存在未按标准收费和无证收费等不规范行为。
(这一行可以变字体,比如楷体)市审计局局长杜沛游说,针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已按照审计程序和规范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督促问题整改。
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十九号)
根据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补选一名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决定》,市第126选区(隶属道滘镇)于2015年7月10日补选了邓涛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补选的市人大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确认邓涛的代表资格有效。
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李仲强,于2015年7月25日因病去世。李仲强的代表资格自然终止。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市人大代表资格终止审查报告,确认李仲强的代表资格终止。
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现有代表442名。
现予公告。
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5年8月26日
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2015年8月26日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免去:
江流的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职务。(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