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东莞内资招商资工作再获突破!昨日,记者从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获悉,2015年上半年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1017宗,协议投资金额455.52亿元,同比增长43.63%;实际利用内资金额219.54亿元,同比增长28.33%。
	 
	  市内资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称,“量增”的同时,东莞内资招引也实现着“质优”的升级,例如新引进6亿元以上项目20宗,金额占比同时提升;本地增资扩产和深圳产业转移成为投资主力……目前,全市内资引进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在经济呈回暖趋势、全市改革红利不断,以及项目落地扶持的利好之下,全市全年内资招引目标不难实现。
	 
	  半年度内资项目首破千宗
	 
	  今年,在加大力度推进“三重”项目落地投产的同时,我市坚持引进重大项目、优质项目不放松,全市引进内资依然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为增强东莞发展后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来自市内资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共引进内资项目1017宗,这一数据几乎相当于2013年、2014年两年的内资招引项目数之和。其产生的协议投资金额则高达455.52亿元,同比增长43.63%;实际利用内资金额也有219.54亿元,同比增长28.33%。
	 
	  而随着麻涌、虎门港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捷报频传,东莞上半年引进6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达到了20宗,同比增长53.8%。其协议投资和实际投资金额分别为247.5亿元和10.9亿元,同比增长88.5%和近四倍。
	 
	  至此,东莞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及引进6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的目标任务,均已完成过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内资引进项目数、实际投资额、协议投资额以及重大项目等指标总体逐年上升,内资项目的占比也在不断加重,并且已经稳占全市招商引资的半壁江山。上半年,东莞内资项目协议和实际投资额占比分别为70.2%和59.4%,均高于前三年同期水平。
	 
	  三大利好助目标任务可期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称,上述成绩得益于全市统筹整合、全力出击、高效对接、优化政策。例如,今年东莞起草了《东莞市招商引资绩效考核与奖励办法(内资部分)》,加大镇街内资工作督办力度;市领导高规格参与一系列项目洽谈和召开协调会解决问题;出台示范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相关奖励细则进行了补充完善等。
	 
	  对于东莞全年的内资招引,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当前东莞虽然存在土地资源不占据优势、招商引资的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等不利因素,但“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10%、引进41宗重大项目”的目标任务预计可完成。这一预测主要基于三大有利条件:
	 
	  一是宏观经济呈回暖向好趋势。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趋势,全市主要指标亦呈逐月回升的态势,市场新增登记主体数量增长较快,投资增速回稳,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二是改革红利在继续释放。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的活力有效增强。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189.49亿元,增长25.4%,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32.2%,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同时,规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421.98亿元,增长10.9%,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快6.4个百分点。这说明在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的推动下,工业经济的活力有所增强。
	 
	  三是我市不断加大对项目落地的扶持力度。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扶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大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特别是6月份以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因此,下半年,全市上下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全年的目标任务是能够争取完成的。
	 
	  延伸阅读
	 
	  上半年内资招引三大看点
	 
	  看点1:
	 
	  新引进6亿元以上项目20宗
	 
	  今年3月底,麻涌镇举行“互联网+物流·麻涌电商生态圈招商签约发布会”,一举签约引进15个优质电商项目,总投资达208亿元。其中不乏京东、阿里巴巴、DHL等全国知名电商品牌;两个月后,虎门港又传喜讯,一举签下泥洲岛粮油物流加工产业园、飞达华南供应链管理基地、嘉华沙田国际物流中心等3个总投资近120亿元的市重大项目。
	 
	  今年上半年,东莞全市新引进6亿元以上项目20宗,协议投资金额247.5亿元,占协议投资总额的54.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1个百分点;实际投资金额10.93亿元,占实际投资总额的5%,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5个百分点。
	 
	  看点2:
	 
	  逾六成项目来自本地和深圳
	 
	  身处作为天然互补的城市群,深圳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水平高的企业项目,一直在为东莞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上半年,全市引进的内资项目中,来自本市投资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为135.9亿元(占29.8%)、来自深圳投资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为143.2亿元(占31.4%)、其他地区投资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为176.4亿元(占38.7%),三者的比例为约为3:3:4,可谓呈三足鼎立态势。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中,来自本市投资的项目协议投资额为128.4亿元,占亿元项目的37.2%;来自深圳投资的项目协议投资额为126.3亿元,占亿元项目的36.6%;其他地区投资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为90.1亿元,占亿元项目的26.1%。此三者的比例与上述数据对比不难看出,本市企业更偏重于大手笔增资扩产意愿强烈,同时深圳产业转移势头也仍然旺盛。
	 
	  看点3:
	 
	  制造业项目协议投资逾240亿
	 
	  从产业比重来看,制造业一直是引进项目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全市引进内资协议投资额中三大产业比重为1:57:42。对比2014年的1:50:49,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
	 
	  在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上半年协议投资240.93亿元、实际投资101.46亿元,分别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2.89%和46.21%。说明“东莞制造2025”战略成效显著,也显示出东莞作为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其中,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项目2宗,协议投资金额38.5亿元,实际投资金额0.63亿元。
	 
	  同时,上半年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强劲,其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协议投资136.58亿元、实际投资85.54亿元,分别占全市内资总额的29.98%和38.96%。(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