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广西、江苏等地相继发生涉及电梯的人员伤亡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东莞市民对此也非常关切。东莞市质监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起,东莞市质监局就开始着力推行电梯监管改革,打造了电梯监管东莞模式,截至2015年6月底,已完成72710台电梯“使用权者”确认、62062台电梯购买保险,分别占全市在用电梯总数的99.7%和85.1%。
莞有48部申龙电梯仍在用
7月26日,湖北荆州市安良百货商场发生自动扶梯事故,导致1人死亡,电梯制造单位为苏州申龙电梯有限公司。媒体曝出涉事的苏州申龙电梯楼层板均呈“凸”字形,怀疑存在安全隐患,随后全国多地包括上海质监部门紧急叫停申龙自动扶梯。
7月29日,广东全省各地质监部门对辖区内在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单位及其使用的有关设备逐台检查,同时重点检查使用管理人及电梯维保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情况;对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设置警示标识牌,不得带病运行。
昨日,记者从东莞市质监局获悉,截至2015年7月27日,东莞共有在用自动扶梯3628部、在用自动人行道415部。其中东莞目前共有在用的苏州申龙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48部,申龙产品大部分设备使用年限在7-10年之间,在用设备均由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公司进行维保。东莞市质监局相关人士透露:“近年来,东莞市质监局未接到关于苏州申龙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事故报告。”
东莞已完成72710台电梯“使用权者”确认
2012年,东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实施明确电梯“使用权者”,开展电梯维保体制改革和电梯检验体制改革,建立电梯事故责任险制度和电梯维修改造资金落实制度等5项改革措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效。截至2015年6月底,已完成72710台电梯“使用权者”确认、62062台电梯购买保险,分别占全市在用电梯总数的99.7%和85.1%。
近年来,市质监局持续深化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构建社会共治监管体系,创新开展了“老旧”电梯专项整治,在电梯检验标志上添加二维码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电梯安全信息等工作。
下一步,市质监局将持续开展“老旧”电梯专项整治、电梯安全隐患排查等措施,推动形成电梯安全齐抓共管的氛围,不断夯实我市电梯安全基础,保障全市电梯安全运行稳定。
使用超15年的电梯达到2690台
我市电梯安全监管的难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我市电梯总量大(超过部分省份全省电梯总量),增速快(年均增长5000余台),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部分电梯已进入“老龄化”状态(截至2015年6月底,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达到2690台),面临着重大维修、改造或更换,但部分电梯,特别是前期未缴纳住房维修资金的电梯缺乏维修经费来源,造成一些电梯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维修。二是部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未能按要求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未能履行好电梯的使用管理职责。三是部分群众安全乘梯水平和意识不强,存在不按规范要求乘梯、粗暴乘梯等问题。
针对上述工作难点,市质监局将进一步深化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加强对群众安全乘梯知识的宣传,强化对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监督,组织开展“老旧”电梯专项整治、公众聚集场所在用电梯专项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梯安全隐患,构建社会共治电梯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2014年以来,市质监局共对1家电梯公司进行了处罚,并予以了通报。(来源:东莞日报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